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安徽省持续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

组织引导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
村企“联姻”赋能振兴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响应号召、踊跃参与,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有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科技强农兴农和农民增收致富。

发挥“联”字优势

凝聚“合”的力量

在怀远县荆山镇袁庄村,村民正在安徽农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忙着种植玉米,旁边一垄一垄、规划整齐的便是套种套养的蚯蚓养殖床,随手拨开表层里面露出密密麻麻肥硕的蚯蚓。

“这是公司的‘蚯蚓养殖、玉米、菌菇种植协同处理处置秸秆、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泥’项目,既能变废为宝,又能带动村民增收,是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安徽农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焦保杨介绍。

安徽农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在袁庄村先后流转135亩土地,用小蚯蚓串起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产业链,做起了生态农业大文章。“今年市场行情还不错,销售额预计800万元左右,蚯蚓养殖这一块的纯利润能达到150万元。”焦保杨说。公司在带动农户种植养殖的同时,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用14万元,解决了附近张圩村、袁庄村、尤村等村落57位农民的就业问题,为每户农家年增收3万元以上。

民营企业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广阔天地是民营企业干事创业的重要舞台。2021年,“万企兴万村”行动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同年8月,安徽省召开“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吹响了安徽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号角。

行动中,安徽省持续推动省内20个经济相对发达县“一对一”帮扶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并组织各县(市、区)工商联对全省3000个脱贫村一一排查、对接,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公益帮扶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为引导更多民企参与,省工商联加强与异地安徽商会交流对接,嫁接徽商总会资源,持续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动员在外徽商回乡投资兴业,组织上海市徽骆驼公益基金会等捐赠家乡、回报桑梓。发动省内所属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开展村企结对、消费帮扶等活动,不断扩大参与面。

全省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共有21510家民营企业参与行动,实施“兴村”项目28960个,参与企业数位居全国前列。

锚定特色产业

夯实发展后劲

现在正是蓝莓集中挂果期,也是紫约蓝莓无为黄汰基地最忙碌的时候。无为市无城镇黄汰村村民王玉梅最近每天都会来紫约蓝莓无为黄汰基地做临时工。“我在这里每天采100来斤,一块五1斤,一天150块钱,在这里离家比较近,又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到家,对这个工作很满意。”王玉梅说。在蓝莓采摘高峰期,像王玉梅这样在基地工作的村民,可以达到400余人。

为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号召,紫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无城镇黄汰村合作建设蓝莓种植基地,通过与村里土地流转合作、劳务用工合作、收益分红,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带动村民增收。“紫约农业公司在我们村流转了460多亩土地,让我们村有了特色支柱产业,还为村集体每年带来37万余元的收入,助推了我们乡村振兴。”黄汰村党总支书记汪亮说。

企业兴村连着两头,一头是经过市场锤炼、谋求更大发展的民营企业,一头是经过脱贫攻坚形成一定实力、渴望继续发展的村级经济和农民。安徽省在“万企兴万村”行动过程中,以产业振兴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项目对接,组织商会、企业赴乡村考察对接。一大批龙头企业来到乡村把市场经济意识、先进管理理念带到乡村,把先进技术模式、现代生产要素引入乡村。在共谋共建中做大特色产业,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密切“公司+村集体+农户”等联农带村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去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牵头起草了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文件,鼓励支持企业带动广大农户共同发展乡村产业。全省1200多家畜禽养殖场共带动养殖户3.7万户;15家金融机构全年发放贷款440亿元、惠及7.47万户。去年,全省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万亿元,80%来源于企业。

放大帮扶效应

乡村更有活力

万企进村,改变的不止于乡村的产业和经济。

走进阜阳市颍东区瓦大现代农业科技公司温室大棚,一串串颜色各异的番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技术员周正宇打开手机App,软件上实时显示着大棚内的环境数据。“病虫防治、温光水气肥,我们通过物联网智能操控,一键解决。”周正宇得意地说。

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毕业后,周正宇选择了在瓦大番茄谷工作。“公司让我学到了现代种植技术,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很有成就感。”两年的时间,周正宇已经成长为现代化农业企业“合伙人”。

瓦大现代农业科技公司的瓦大番茄谷项目是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瓦大番茄谷积极推动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吸纳了众多返乡人员在其中就业,企业用工也主要是从周边招聘。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为了让返乡人才茁壮成长,瓦大番茄谷还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创办了瓦大职业培训学校,邀请专家进行科技指导,提供项目及资金支持,让更多人拥有实用性技能,提升致富能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这是激活乡村“一池春水”的关键要素。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安徽省聚焦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推动更多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新农人向乡村汇聚。与此同时,还支持各类企业负责人到村任职,去年共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2万名,其中企业负责人超30%。组织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层面新农人协会,会员400余人,其中企业负责人153人。

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村民富,还要乡村美。

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个“夏天喝热稀饭不淌汗”的避暑胜地。马畈村也因此早早发展起了旅游。2022年初,农房改建农家乐的有128家,数量多,但基础设施不全,品质不高,回头客不多。

安徽誉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现,因村民外出务工,马畈村有超过一半的房间闲置。为了盘活利用这些闲置资源,誉阳公司打造“一宅两院”特色民宿,按照一楼住村民、二楼及以上住旅客的思路,打造“楼下村民、楼上旅客,住行分隔、互不影响”的格局,上下皆是风景。农房成了客房,资源成为资产。“一宅两院”为马畈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民宿改造的同时也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让村民告别了出门一脚泥的日子。

当前,安徽省正在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着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类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去年,全省共支持9512家企业参与乡村建设项目9727个、资金规模超100亿元,初步形成“大中企业龙头引领、小微企业遍地开花”的乡村建设发展新格局。(记者 李 浩)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24-06-24/46077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