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阜阳医卫、养老事业该咋干 政协委员有话说
据阜阳日报消息,看病、养老等资源如何优化整合?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如何实现均等化?作为国粹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发力?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们结合自己的调研,就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制
致公党阜阳市基层委员会认为,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医疗水平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空巢化”,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新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阜阳存在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等问题,老年人一旦患病,不得不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又增加家属负担。还有一些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
应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制,将“医”和“养”有机结合,有效解决“病”和“老”的问题。
发挥政府主导,完善制度保障。加大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准入、规划、管理、服务等相关实施细则,使“医养结合”养老机制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鼓励民营资本等社会潜在力量开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推动其服务市场化,实现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医疗消费纳入医保范畴,最大程度减少刚需医养老人经济负担;评估机构内老人日常护理和疾病治疗等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发挥保险在医疗养老机构内抵御风险的作用,解决老年人和“医养结合型”机构的后顾之忧。
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九三学社阜阳市基层委员会认为,近年来,我市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成效显著。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建议进一步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我市在医疗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政策,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做到有序就医,杜绝“一窝蜂”往大医院挤的现象,切实减轻大医院就医压力;积极引导和促进市区现有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向周边县乡辐射和转移,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
其次,还要逐步建立以公立医院带头,民营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参与的大医院服务网络,切实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同时,积极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医保筹资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及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制度等;全面规划布局,推动社会办医;完善人才配置,推进多点执业。
加强基层医院中医药建设
韩进军等委员认为,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中医药事业存在着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缺少专业中医药执业人员、中医药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
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基层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中医药管理体制的建设,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定和施行相关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制定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尤其要围绕人才培养、专科建设、项目建设等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在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慢性病治疗中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减轻群众的诊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