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 正文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建主任谈巨型动脉瘤介入手术

(本网通讯员韩丽雯)这是一份特殊的生命答卷,整张试卷只有一道选择题,“救命”与“省钱”是他的两个选项。

两者孰轻孰重,显而易见,“当然选救命了。”大多数人可能会脱口而出。但此刻徐州市第一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刘建主任医师却不得不将他当做一道复杂的多选题去攻克。刘建医生凭借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稳定的实力、过人的胆识、缜密地思考、小心地求索,为这道题找到了完满的答案。 

出院的日子 

“我现在感觉很好,真的很感谢刘主任。”9月24日中午,在市一院神经外科的病房,一位60多岁的女性兴奋地向笔者诉说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地里看看,再带着孙子到亲戚家去串串门。” 

五天前,市一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刘建主任医师、张岩主治医师主刀,在科主任王秀平的领导下,联合神经外科、麻醉科、导管室等多个部门的十余位医生、护士、技师组成的手术团队,由医院统一组织调度,为她实施了LVIS支架辅助巨大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手术历时三个多小时,动脉瘤被封住,载瘤动脉保持通畅。复苏后,她神志清醒,四肢活动正常。今天是她出院的日子。

病情回顾 

9月13日,患者李女士,64岁,因右眼视物不清半年,左眼视力下降一月余,近一月来,自感眼前有晃动小黑影,右眼睑闭合吃力。由家人陪同至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头颅MR显示为鞍区及鞍旁占位,我们考虑为动脉瘤。通过进一步CTA检查证实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巨大动脉瘤,动脉瘤长径超过25mm。结合患者近期出现视力障碍加重的描述,这是动脉瘤正在增大,随时可能引发出血的预警。”刘建主任介绍着李女士凶险的病情。

据了解,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根据动脉瘤大小分型,<3mm为微小动脉瘤,3-10mm为小型动脉瘤,10-25mm为大型动脉瘤,25mm以上为巨大型动脉瘤。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 10%~15% 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 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 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 

对话刘建 解密这份特殊的生命答卷 

患者的顾虑

Q:刘主任,您好。感谢您百忙接受我的采访。之前了解了一些该患者病情和手术的相关介绍材料。请您先从病患的角度,谈谈这台手术,前期沟通的顺利吗,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是否有什么顾虑?

A: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前期最大的顾虑就是手术费用问题。他们差点为此放弃手术。 

Q:了解到他们的顾虑后,您做了什么?

A: 要保证手术及愈后效果,按经验,病人可能要花费20多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已不是个小数目,更不要说对一个全家整年收入不到2万元的农村家庭,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为了帮病人节省经费,我在术中需要尽量使用长的弹簧圈,但这给填塞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及风险。 

Q:“救命”和“省钱”相比,为省钱而加大手术风险的行为,在如此高风险的手术中真的值得吗?

A:这家人为筹钱付出了所有努力,可以说倾家荡产,但还是无法交足手术费,他们险些放弃手术治疗。

虽然动脉瘤巨大,但手术,病人的生命很可能得以延续,甚至有很好的生活质量,不手术,肿瘤一旦破裂,患者将濒临死亡。

这就像一道选择题,“救命”与“省钱”是他的两个选项。但这个患者的情况使我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多次沟通,我能深刻感受到患者求生的欲望,压力确实很大,但我愿意拼力一试。 

反复周密地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 

Q:术前,您都做了什么?

A:就像我近十年来经历的每一台神经介入手术一样,术前,我都会亲自到CT工作站去仔细研究、分析动脉瘤及相关血管的形态,做好手术预案,尽量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思考一遍,然后准备好对策。及时掌握与手术成败密切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并 与病患家属充分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Q:手术方式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A:结合患者主诉、症状、体征、影像检查等因素,由于动脉瘤巨大,瘤颈非常宽,甚至载瘤动脉也是瘤颈的一部分,常规外科手术很难夹闭,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了此刻唯一的治疗方式。血管内介入治疗巨大动脉瘤主要有覆膜支架、密网支架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三种方法。由于该动脉瘤位于床突上段有分支血管,不适合覆膜支架;考虑患者血管比较迂曲,密网支架比较硬,很难到位;半密网的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毫无疑问,成为目前的最佳选择。 

术中风险预判及难点攻克

Q:看到很多医院资深专家给您这台手术点赞,听说这台手术刷新了一院介入手术的历史记录,请您介绍一下这台手术。

A:这是我们介入与血管外科自建科以来成功实施的最大动脉瘤介入手术。因瘤体巨大,所以风险也很大,介入手术中也面临很多难点和风险。 

Q:神经介入手术到底有多难?

A:颅内介入手术,就像“绣花”,细节决定成败,术中每一步细微地操作都需要介入医生术前在脑中不断推敲、反复预演,任何一个误操作都会使之前的成功付之一炬,将病患拖入瘫痪甚至死亡的深渊。 

Q: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向我们展现一下吗?

A:手术前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应对预案。比如说,支架导管的到位,微导管、导丝的准确探查出口并送至血管远端,在这一过程中导管在动脉瘤内的成袢和解袢;支架到位和释放;弹簧圈微导管的塑形;导管张力的控制;弹簧圈的填塞,每一个都要确保精准到位,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或出现移位、拉丝等情况;操作中动脉痉挛的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肝素的适时注入和血栓发生后的及时溶栓处理;术中可能发生的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应急处理…… 

自信的支撑

Q:手术前,您有几成胜算?

A:差不多9成以上。 

Q:如果您的劝说、建议无效,病人最终还是放弃手术了,您会怎样?

A:如果这位病人流失了,我会特别沮丧。 

Q:可以了解您沮丧的原因吗?

A:我认为我有信心和能力让她重新以一个完整的人的状态回归到家庭生活中。 

Q:是什么支撑着您在面对如此高难度手术时,还能保持这份自信和从容。

A:近20年的从医经验积累,300余例高质量神经介入手术的积淀;近10年来,我一直在从事神经介入治疗工作,我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我的第一例手术去严谨,认真地对待、准备;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热爱的事情,工作之余,除了适量运动,我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对专业的学习,巩固,交流,研究中。病人把生命交到我的手里,我认为我有能力和一颗“大心脏”去承担起这份重托。 

Q: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您考虑过这台手术会带给您什么吗?能谈谈您术前、术中、术后的感受吗?

A:术前紧张、激动、兴奋,通过反复沟通、准备,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术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治病救人无小事,特别是这种“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散步”的工作,时间与空间凝固在高度集中的手术进程中,只有每一小时一次的肝素提醒注射时,才能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手术成功完成后,才突然意识到双腿发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几天了,我到现在都一直处在一种兴奋和满足感中。 

发扬“舍我其谁”的胆魄 坚守“永不言弃”的信念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神经介入治疗工作作为自己热爱的事情的?

A:1999年研究生学习阶段,我就看到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不断的钻研,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那时起,他便成了我热爱的事情。2005年,在医院和科里的支持下,前往第二军医大进行为期一年的神经介入专业学习。每年参加具有国际影响的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学习、讨论最前沿的理论、技术、技巧。 

Q:能评价一下您热爱的这份工作和他的特点、优势吗?

A:神经介入手术就像一座高山,神经介入医生就像永攀高峰的登山运动员。站在山脚,渴望征服他;登顶途中,可能有无限秀美的风光令人驻足,也可能因天气等众多因素而失足丧命;但当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的那一刻,那份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我认为,介入手术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小创伤、大奇效”,往往其他科室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在介入微创手术中可以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Q:有媒体称,随着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地位的不断攀升,外科介入手术将逐渐取代开颅手术,您怎么看这一说法?请评价一下,神经外科手术和神经介入治疗的关系?

A:外科介入和外科开颅手术就像人的两条腿,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Q:请您谈谈您心中渴望征服的下一座高峰?

A:我的目标是每年100例神经介入手术,急诊取栓手术是我心中渴望征服的另一高峰,当然,这些挑战光靠我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民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视,急诊绿色通道的不断完善,一支能打硬仗的介入手术团队的打造,这些都是攀登不可或缺的“装备”。

 Q:对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攀登新手,您有什么建议?

A:神经介入医生需要具有一种气质和能力,心怀大爱、雷厉风行、胆大心细、勇于担当,发扬“舍我其谁”的胆识魄力,坚守“永不言弃”的精神理念。借用国内著名神经介入专家凌锋教授曾说的一句话,“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与病患和家属反复沟通,了解病情最新变化,全力以赴、尽善尽美”,与后来人共勉之。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hyzx/2016-10-08/37222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手术  介入  动脉瘤  Q:  A:  神经  患者  血管
外科  可能  支架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