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 正文

苏州全市新增25个基层精神疾病服务点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9月1日起,市广济医院在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三个区域共计25个基层医疗机构陆续启动了“精神心理进基层”项目。住在这25个基层医疗机构附近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在家门口就配到日常用药,同时市广济医院将派出心理专家,每月到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开一次心理专家门诊,并开通与医院的“双向转诊”通道,既方便了老病号,也能更好地做到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昨天下午,市广济医院与25家基层医疗机构就项目正式签约。

事实上,除去此次签约的25家基层医疗机构,“精神心理进基层”早就在姑苏区率先进行,只是姑苏区做的是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康复工作,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无论是姑苏区多年的经验,还是在25家基层医疗机构试运行的成果,从中都可以看到,基层力量在帮助患者对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不容小觑。

发现

打通双向转诊通道

基层看病病患就诊顾虑少了

20多年来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四处求医,但是每次检查报告都显示身体机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身体是健康的。家住浒墅关社区的张阿姨(化名)和李老伯(化名)都有这样的烦恼,于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他们隔三差五要去“报到”的地方。社区的基层医生曾接受过精神科相关培训,根据张阿姨和李老伯的症状,基层医生判断他们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不过也不敢确诊。

想要确诊精神疾病的最好办法是上专业医院看一看,可是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够,市广济医院成了大伙儿望而却步的地方,似乎上那儿看病,就是在自己头上扣了一顶无形的“重帽子”。市广济医院的好几名医生都曾在采访中提到过:“我们医院在外面名声不太好。”当然,在上了年纪的张阿姨和李老伯眼里也是如此。于是,两人的病一拖再拖。

终于,今年9月份,市广济医院开始了“精神心理进基层”。听说这个月市广济医院神经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康要到社区开一次门诊,浒墅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赶紧通知了张阿姨和李老伯。一听不用上广济医院看病,两位老人都欣然接受了。

经过陈康的诊断,果然如基层医生判断的那样,二人都患有抑郁症,他们身体的不舒服是因抑郁导致的身体功能下降。经专业医生确诊并解释劝说下,两人都愿意接受正规的治疗。张阿姨和李老伯经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搭建的双向转诊通道,分别于第二天就来到了市广济医院接受了进一步治疗。其中有一人在医院住了一小段时间后,目前已出院,病情已得到了控制。

市广济医院精神病防治科副科长黄丽君表示,每月派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开门诊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可以减轻很多人对市广济医院的恐惧,“也许有些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问题,但是觉得上我们医院看病压力很大,如今有了基层医疗机构这个看病渠道,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疾病。”

据介绍,在过去的一个月,市广济医院的专家们分别在25个签约基层医疗机构开了一次门诊,目前已有7名患者通过“上转”通道来到医院进行治疗。所谓的“上转”通道是双向转诊的一部分,指的是由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来的患者可以在市广济医院享受优先挂号就诊、优先住院的便利。“之前我们医院到基层的‘下转’通道运行流畅,可是上转一直做得不够,主要是患者没办法很好地在基层卫生机构得到精神心理方面的帮助。借这次机会,我们希望把双向转诊更好地落实。”

治疗

家门口就能配药享福利

25个服务点迎来百名老病号

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但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相比,精神疾病又有不同,如治疗比较复杂、症状容易被忽略。而如何把药物的副作用与药效达到最佳的平衡,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长期的观察。但是,目前苏州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仍比较短缺且分布不平衡,全市拥有1家三级、5家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2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全市共有注册精神科医师296名,其中44%的精神科执业医师集中在城区,基层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正是这样的原因,每次的配药、复诊都给患者带来不小的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在精神卫生方面苏州已实施了多年“双免”政府实事项目,即为六个病种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服药和服药后安全体检服务。从今年开始,“双免”就诊医疗机构中除去大医院外,还有几十个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是基层医疗机构精神科医师缺乏,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精神科医生诊断、配药,“双免”政策无法落实怎么办?

通过签约,今后25家基层医疗机构每个月都会有精神科专业医生坐诊,有人诊断、有人开药,不仅仅使得病情稳定的老病号们可以在家门口复诊、配药,还可以令符合“双免”政策的患者,就近享受福利,“这样一来‘双免’政策在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真正落实。”

记者看到,签约的25家基层医疗机构离市区都不近,其中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社区距离市广济医院有近一小时车程。据统计,上个月专家在基层开诊,共接诊了441名患者,其中有不少都是老病号。预计随着活动进入常态化,未来将有更多的患者可以免受来回奔波的麻烦。

康复

精神疾病患者的“附加题” 回归社会还得先走入生活

刘春芳(化名)已经在桃花坞街道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待了9年,上午9点左右到这里,傍晚4点左右回家,一周五天;离开康复站最长不会超过三天,康复站的医护人员会定时定点提醒她吃药,随时关心她的心理精神状况。白天,康复站提供一顿免费午餐,刘春芳则在这里与30多名病友一起做一些手工活,或是听听健康讲座、参与一些简单的体育娱乐活动等,做的手工活能不定期地换来一些工钱,贴补家用。记者见到她时,她刚好结束了在康复站的活动,准备回家料理家务、做晚饭。她告诉记者,在康复站这么多年,这里就像她第二个家。

“她如果病情不稳定了,就会不说话,一个人坐在那里哭。”刘春芳离开后,桃花坞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站长王良玉简单介绍了她的情况。不仅仅是刘春芳,站内40多名患者的病情,王良玉心里都有谱。“一旦他们有什么发病的迹象,我们就会联系家属。必要的时候还会找到对应的社区,甚至公安。”站内还有一名由市广济医院定点派驻的护士,随时随地了解患者病情,做好服药等情况的跟踪。除了要管理好站内的患者,辖区里的其他病人,王良玉也总会隔三差五地去了解情况,做好随访。像这样的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姑苏区还有15个,实现了康复站在各街道的全覆盖。

与大部分患者不同,精神疾病患者在经过治疗,病情趋于稳定后,还面临着回归社会的问题。可是,精神疾病患者在普通人看来像一颗“定时炸弹”,如何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很好地完成从医院到社会生活的过渡,成了一道难解的“附加题”。回归社会必然要走出病房,这使得艰难的任务又落到了基层。

据黄丽君介绍,姑苏区康复站的专业技术指导工作由市广济医院承担,除了每个站内有医院定点派驻的护士外,每个月还有医生会到站里,查看患者的病情。“目前,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设类似的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我们也在全力配合。”据了解,当前苏州大市范围内已建成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39个,覆盖率达到了34.7%,今年的建设目标是把覆盖率提高到60%。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家门口”的服务可以让更多普通人不再讳疾忌医,让患者得到更贴心的照料。(朱晓奕)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hyzx/2016-10-12/37277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