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 正文

读懂骨密度检查报告 预知骨量储备防疏松

 

读懂骨密度检查报告 预知骨量储备防疏松

 

翁淑贤

原标题:读懂骨密度检查报告 预知骨量储备防疏松

  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6%,老年女性更是高达为60%~70%。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降低日后发生骨折的风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技科副主任医师谢慧文提醒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要定期做骨密度检查。不过,很多人拿到骨检查报告后不知从何读起。怎么办?快来学一学,了解自己的骨量储备,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吧。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技科副主任医师谢慧文

  诊断骨质疏松 骨密度是金标准

  谢慧文说,诊断骨质疏松主要靠测量骨密度,也就是骨矿密度,它是骨骼强度的一个主要指标,是测量机体的某个部位含有多少钙和其他矿物质,以每平方厘米克(g/cm2)来表示,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较好的测量骨量和骨密度的工具,主要测量部位为腰椎、 髋关节的骨密度。这项检测扫描时间短,操作简单且安全无痛,可根据检测结果结合其他危险因素综合评估,预测日后发生骨折的风险,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

  辨清T值Z值

  读懂骨密度检测报告

  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查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而“表格”则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谢慧文说,读懂了“T值”和“Z值”,基本就能判断你是否骨质疏松以及骨量流失的情况有多严重。

  “T值”提示骨密度是否正常:

  谢慧文说,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它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表示骨量低少、骨质流失;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T值﹤-2.5并有脆性骨折病史表示重症骨质疏松。

  “Z值”提示和跟同龄人的差异: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

  谢慧文提醒,而Z值正常并不代表受检者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判断骨密度的情况。

  综合评估: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有多大?

  据谢慧文介绍,人的骨骼总体呈现“正常→减少→疏松”的趋势,在青少年时期将迎来人生中的“骨量峰值”的黄金时代,如果在这个“黄金时代”骨组织储备量充分,可有效避免女性绝经后及老年时骨量的大量丢失,继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想保持“身子骨硬朗”,谢慧文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及时了解自身的骨密度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保护。建议下列几类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每6个月或一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1.65岁以上的老年人;2.45岁以上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妇女;3.有脆性骨折史或者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4.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5.嗜烟嗜酒者。

  -2.5﹤T值﹤-1怎么办?

  谢慧文说,这表明你已经处于骨量减少的阶段,应该“亡羊补牢”了。她建议首先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酗酒、高盐饮食和过量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不健康习惯,往往可加速骨质的流失;其次,日常饮食多选择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绿色蔬菜、海鲜、鱼类和豆类等;另外,要适当多晒太阳多做运动。

  T值﹤-2.5怎么办?

  谢慧文说,这表明你已患了骨质疏松症,无法“亡羊补牢”了。她指出,有研究表明,现有的医药干预措施都无法使已经断裂的骨小梁再重新连接,也就是无法改变“骨质疏松症”的事实。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延缓骨质疏松的速度。

  她认为,一旦确诊了骨质疏松症,除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单纯地进行补钙并无多大意义,而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此外,在日常起居应该慎防骨折的发生。(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hyzx/2018-07-23/42695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