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3月28日,市卫生健康委在新城区徐州报业传媒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徐州市基层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3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工作情况。
为全面推进《“健康徐州”2030规划纲要》,加快构建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基层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市制订了《徐州市基层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着眼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和提升医疗卫生首位度,以打造基本医疗“首善”之地、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全覆盖、无短板的基层公卫体系为重点,有效解决当前我市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均等化服务体系,实现镇、街道、建制村、城市社区基层公卫体系功能配置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设施设备配备能够较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其中,3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包含7项。
统一制定规范化建设标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具有徐州特色、较高规格的乡镇卫生院、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村卫生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室)5个规范化建设标准。
大力提升建制镇(村)卫生院(室)功能配置。到2021年底前所有建制镇卫生院、建制村卫生室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划建设的29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到2021年底全部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其中18家机构建成二级医院。
加快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按照每3至10万居民或街道所辖范围规划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加快推进云龙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工作,切实做好涉农县区政府驻地镇卫生院转型改建。
统筹设置新建家庭医生工作室。在完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强化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基础上,按照“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工作要求,主城区新建76个家庭医生工作室,涉农地区按照社区数10%的比例设置家庭医生工作室。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基层绩效工资制度,大力保障基层人员特别是骨干医生的待遇,确保基层公卫体系各项功能落到实处。
进一步提升设施设备配备标准。按照全市统一制定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组织镇、建制村、街道、城市社区4个层面的机构开展相关医疗和公共卫生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对规划设置的29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4个社区医院,参照二级医院的配备标准予以完善。
不断增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对通过能力提升达到二级医院标准部分基层机构,其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本职责、机构属性、第一名称、人事编制、收费政策等保持“六不变”。通过构建紧密协作的医联体、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在基层设立专家工作室,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骨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推行“县管乡用”用人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务队伍的积极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为群众打造一批留得住、服务精、可持续的医疗健康品牌;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如何把3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有何具体措施?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成立基层公卫体系提档升级3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卫健、财政、编制、人社、民政、医保、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区同步成立,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工作开展。明确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基层公卫体系功能配置工作的主体责任,设立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建立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设任务列入市政府“十二大体系”考核内容,市政府督查室、市卫健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定期通报工作进展,限期完成目标任务,确保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