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一院儿科护理组工作纪实
在徐矿一院儿科病区,随处可见身手麻利,脚步疾驰,操作专业的护理人员,她们来回穿梭于护士站、治疗室及每个病房,熟练而忙碌的身影成为了病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患儿家长都亲切的称呼她们为白衣天使“特种兵”。
用责任心擦亮儿科护理招牌
有人说做护士难,做儿科护士更难。面对懵懂无知的孩子,她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面对焦灼的家长,她们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由于人员紧张,徐矿一院儿科护理组共五名护理人员承担着全科的护理工作,白天一个早班,一个办公班,两个护理班,其中还有两名轮转护士,能翻班的也只有四个人。而很多患儿输液都是8小时一次,夜间有患儿发烧、监测指脉氧及蓝光治疗的,值夜班的护士就需要持续的忙碌于病房和治疗室间,能坐下来休息会似乎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早晨接班,也总会看到夜班护士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在忙工作。
除了日常的换药、打针等常规工作,儿科的护士们也没有放下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的“弦”。稍有空闲时,护士们就会现身说教,为小患者做按摩、理疗、语言引导等一系列功能训练,以便及时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同时,对于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种疑问,护士们也会耐心细致的解释,并亲身示范、指导家长给孩子母乳喂养、翻身、叩背及健康宣教等工作,她们全心全意为幼小的孩子们除去病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浓浓赤忱洒病房
在该院儿科护理团队中,护士们大多是育有儿女的妈妈,她们把生活中的“母爱”带到工作中,尽可能给患儿带来妈妈般的呵护。护士长苗怀元身体不好,但仍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完成所有患儿的处理事项后才能离开工作岗位,赶不上班车自己坐公车回家更是家常便饭;护士乔曼曼是名哺乳期妈妈,有时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的孩子喂完奶就要赶到医院工作,为了能按时上班还不耽误让自己的孩子吃上母乳,她总是很早起来提前为孩子备好奶;作为一名年近五十岁的医务工作者,护士满青松还在坚持上夜班;而夜里出现紧急情况时,家住医院附近的护士雷焕丽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病区处理。“科室人手紧缺,有那么多孩子需要照顾,为了孩子能健康出院,辛苦点也值了。”由于工作认真努力,近年来,儿科护理组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组织的各项评比检查中多次受到表扬,科室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班组”,护理业务技能也在医院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
平凡的付出,不平凡的爱
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杀手锏,初到儿科的年轻护士由于经验尚浅,往往需要不断积累,不断磨炼才能掌握其中的要领。为了提高护士们的穿刺技术,护士长苗怀元常常利用早会、交接班时间,带领年轻护士一起观摩学习静脉穿刺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护士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她们对小儿头皮留置针的穿刺和小儿头皮针穿刺固定方法加以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儿科护理技术水平很快就得到了明显提高,一针穿刺率赢得了家长的一致认同。而其中一名小患者让护士们记忆犹新。三岁的乐乐由于发高烧、胸闷、呕吐不止来到医院,一见针头乐乐就哇哇大哭,说什么也不肯扎,父母想尽了各种方法也都不管用。护士门多次到病房给乐乐讲故事,还教乐乐唱儿歌,安抚孩子情绪。后来,乐乐终于安静了,护士第一针就取得了成功,孩子父母激动地说:“护士,你可帮了我们大忙!”
“最对不起的是咱们的护士,第一天来看到孩子抽血心疼,我们又着急,对待护士态度不好,护士工作真不容易。”听到家长这样的话语,儿科的护士们表示,能被理解,值了。事情要从一名小患者说起。前不久,值班的护士接待了一名叫航航的患儿,可孩子血管非常细,打针时又不愿配合,护士一针扎不上,紧张孩子安危的家长在一旁不停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给护士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家长的心情我们最能理解,现在的孩子都是全家捧在手心上,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护士都默默把委屈往肚里咽,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护士长说道。细心的照顾使得航航很快康复了,临出院时,航航的家长送来了表扬信以示谢意。
徐矿一院 陈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