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秦建莉
第二届“上海十佳医生”评选活动刚刚揭晓。本届活动通过单位推荐、专家评议、网友投票等方式,推选出10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名医”。令人惊奇和骄傲的是,“十佳医生”中竟然有耿道颖和薛松两位医生是从徐州走出去的!日前,记者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见到了慕名已久的耿道颖教授。
今年5月,徐州市守护健康高级医学专家会诊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形成了一支专业精干的团队,既有我市医疗系统的权威,又有京沪宁等地专家的参与和支持,目的是更大范围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满足徐州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而徐州籍“名医”耿道颖就是这支专家队伍中的“重量级”人才。
采访之前,记者已获悉了她的许多“头衔”: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师协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
对于这样一位“大忙人”,原计划的采访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记者赶到华山医院时,“耿书记”正在开会,会议一结束,“耿主任”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了我们对“耿医生”的采访。
虽未曾谋面,但听说是家乡媒体要采访,原定半个小时的采访,在耿医生的娓娓而谈中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近两个小时。言语间她的真诚坦荡、率性豪放的个性,她心系家乡医学发展、为家乡百姓排忧解难的柔情深深感动着我们。
智者:在“辅助”科室里,修炼成国内“放射界大家”
1979年,耿道颖考入徐州医学院,大学期间是出了名的“学霸”,并且对学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的学习笔记被同学们追着传抄,为了听她讲解课程要点,连几个比她年长的师哥都跟着叫她“师傅”,向她讨教。
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徐医附院工作,但在分配科室时,阴差阳错她被分配到放射科。在医院来讲,临床科室属于一线科室、地位相对高,而放射科属于辅助科室,是为一线科室服务的。在放射科的8年间,她没有把自己放在“辅助”的位置上,而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进行了重新思考和规划……
经过努力,她一口气读完了硕士、博士、博士后,1996年,她调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专攻放射学。一路走来,她竟然在放射学这个“辅助”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仁者:探索功能磁共振新技术,让放射学成为外科手术的“航标”
采访中,耿道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韩国男青年剧烈头痛来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大脑左半球中央前回运动区恶性胶质肿瘤,要立即手术。术前,他慕名来华山医院请耿道颖会诊。耿医生仔细看了片子后认为片子里的阴影更像寄生虫,如果手术治疗可能会造成偏瘫或更严重后果。她建议患者把血标本送到上海寄生虫研究所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这是耿道颖近年来不断探索“功能磁共振”技术取得的成果。
耿道颖教授分析道,脑部肿瘤是造成患者高度致残甚至死亡的重大疾病。以前,手术时往往只重视切除实体肿瘤,往往手术成功了,但患者因脑部功能受损导致肢体不便、瘫痪,极大影响了生活质量。“人的器官是有代偿功能的,我们用动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把患者的代偿区找到,使医生在手术中避开代偿区把肿瘤拿掉,手术是在病人清醒下的脑外科手术,主刀医生在耿道颖团队的影像导航下进行,使脑外科手术实现了精准治疗、靶向治疗,这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内放射界在此奖项上的重大突破!
不断探索创新,让放射技术服务临床、造福患者,体现出耿道颖的医者仁心!
义者:对母校深怀眷恋,对家乡满怀深情
采访中,耿道颖在谈到徐州医学院、徐医附院时,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眷恋与感激。
她说:“徐州医学院出了许多人才,那里的学术氛围很好。目前,我的好多同学在国内外医学领域都出类拔萃,有些还是国际顶尖专家。”
虽然离开徐州近20年了,耿道颖教授对家乡和家乡人却一直柔情满怀。采访中,她一开始就说“今天是我的专家门诊,一个上午我看了45个病人,我查了一下,竟有15个是我们徐州老乡”,由此可见家乡人民对她的信赖和她对家乡人的关怀。
采访时,她礼貌地挂掉了几个电话,但有一个电话,她接听时聊了好几分钟。放下电话后她解释说:“是徐州的一个学生,现在上海工作,孩子马上要入托请我帮忙,这个忙我得帮呀!”
这就是我们采访中认识的耿道颖。
■链接:
耿道颖主要业绩包括获科技奖励与荣誉称号:近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2015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或主译专著5部。
耿道颖专业特长:全面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擅长脑与脊髓等重大与疑难病症和罕少见病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科研主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影像学新技术及其临床精准应用;功能影像学与药物影像学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