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求信息 > 正文

挖掘中医药材宝库 研发地龙偏方祛病 ——记地龙药用专利发明人“追梦男神”包志军


张振毅 尹 健
 
    包志军,男,64岁,爱好垂钓、阅读、中医、养殖。他是一位纯朴善良、待人诚恳又怀揣梦想的普通农民,个头不高却充满睿智,他用四十多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做着一件事情——研究地龙(蚯蚓)的药用价值,最终获得国家专利,实现了儿时梦想,被人们誉为“追梦男神”。
 

    地龙,即是我们常说的蚯蚓,是中药药材之一。包志军对蚯蚓产生兴趣缘于他少年时期一次小的外伤遭遇。那时他特别喜爱钓鱼,钓鱼时都以蚯蚓作诱饵。一次,在钓鱼时手指不慎被鱼钩划破,红肿发炎,疼痛难忍,后发炎化脓。几天后,在垂钓更换诱饵时,蚯蚓分泌的粘液流淌到了他受伤手指处,不曾想手指慢慢消肿了,炎症竟奇迹般地消失。就是这次不起眼的小伤遭遇,却使细心的他萌发了探究蚯蚓奥秘的念头。蚯蚓的身体内都有些什么物质?它分泌出的液体又是什么成分?它能治疗外伤,还能治好哪些疾病?这一连串的问号一直萦绕在包志军的脑海,那时的他才12岁。
 
     ●一次小遭遇,成了一生的追求
     手指划破发炎,不经意间,竟然被蚯蚓分泌的液体治好了,有人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巧合,但包志军却不那么认为。直觉使他感到蚯蚓的分泌液及其身体成分肯定还会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为此,少年的包志军就萌发了探究蚯蚓奥秘的念想。
      那时,上小学的他家居农村,生活拮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繁忙的劳作,农村的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不允许他有更多条件去探索,就这样蚯蚓的奥秘成为包志军的一个梦,这梦一直伴随他成长。22岁那年他终于开始动手“研发”了。
      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所谓的“研发”很初级,他跑到县卫生局借来一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开始自学,此后到处找中医药书籍,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详细了解关于蚯蚓的药用价值。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身边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甚至垃圾堆里都能生存,却极少得病,甚至人们把蚯蚓掐成两段,它能生长成两条蚯蚓,这一定与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免疫系统有关。为了解开蚯蚓之谜,包志军用从蚯蚓体内提取的液体拌凉菜自己吃,并逐渐加大剂量,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了进入蚯蚓的“世界”,他卖粮食、卖蔬菜,向亲友筹措资金置办了蚯蚓养殖场,吃住歇息都在养殖场搭建的简易棚里与蚯蚓为伴,悉心观察蚯蚓的生长、繁殖规律。他不吸烟,不嗜酒,不打牌,不养花遛鸟,把养蚯蚓当作宠物豢养。为了“追梦”,包志军常常食不甘,夜不寐,他把时间、金钱、精力全部投入到对蚯蚓的探索和研究上。
       他的举动引来了众多的非议:“‘地蛆’(蚯蚓)地里到处都有,养那玩意干什么?这家伙是吃饱了撑的!”“这玩意能治病,鬼才相信呢!”“他肯定精神上有问题,或许是想钱想疯了......”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的言语不绝于耳。包志军不为所惑,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获成果专利,功夫不负有心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包志军从少年思考到青年,从青年摸索到中年,从中年研究到现在,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蚯蚓事业”。他自建化验室,自画图纸,自制设备,终于从蚯蚓体内提取出了蚯蚓纤溶酶、蚯蚓素、蚯蚓蛋白、蚯蚓氨基酸......包志军把提取的这些蚯蚓成分送往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确认这些成分药用价值可观且安全环保,可运用于医药临床试验。在当时,他的成果超过了许多专业蚯蚓研究机构的研究水平,于是包志军决定申报国家专利,2012年6月27日国家专利局向包志军颁发了《一种蚯蚓再利用的加工方法》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10069953.X)。专利证书标明包志军所提取出的蚯蚓蛋白质、蚯蚓氨基酸、蚯蚓色素、蚯蚓纤溶酶等物质,可以直接进行使用。
     在临床运用时,为慎重起见,包志军先在他饲养的小白鼠、小白兔身上试验,后又在自己身上试验。包志军80多岁的老母亲为了支持儿子,实现儿子的梦想,她让包志军在自己身上试验。直到包志军确认安全无恙后,才施用到患者身上。
      通过学习实践,包志军认为蚯蚓提取的物质具有清热止疼,通经活络,利水通淋功效。适用于高热惊痫,痉挛抽搐,关节疼痛,半身不遂,小便不利等症。内服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粘稠,外用可治疗腮腺炎,慢性下肢溃疡,烫伤,皮肤红肿瘙痒等症。

 
 

 

 

 
     ●造福于他人,奉献于社会
      经过反复试验,包志军开始将他研制的地龙系列成果应用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地龙膏、地龙粉、地龙口服液、地龙爽足剂……开始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并不相信,但当产生了效果后却会迅速口碑相传。一位38岁男性左面部被蒸汽烫伤,红肿疼痛难以忍受,包志军为他涂抹地龙液凉油,当即便不再疼痛,连续涂抹两三天后便痊愈了,效果奇特。按照常规,烧伤、烫伤,逾后总会留下痕迹,但这位患者逾后没有留下丝毫痕迹。记者听后有些好奇,专程去看望这位患者,亲眼目睹了这一奇迹。一位60多岁女性患者,心脏放了三个支架,血糖高11.2,日常要服五、六种西药,胸部常常发闷,失眠,食欲不振,身体乏力。包志军推荐她服用地龙液一段时间后,血糖降到6.7,吃得香,睡得着,身体体检各项指标正常。日前,记者前去采访包志军时,巧遇他正在用他研制的地龙药膏为一位腿部红肿瘙痒的患者涂抹腿部。据患者说,涂抹地龙药膏之前腿部瘙痒钻心,火辣辣地疼痛,涂抹几天后,效果非常好。患者口碑相传比广告效果好得多,许多患者找上门来求医问药。患者不仅有徐州本地的,也有周边宿县、永城、荷泽的,甚至内蒙古、辽宁的患者也慕名远道而来。
      包志军的蚯蚓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2012年9月29日徐州《彭城晚报》在第10版以《40年研究蚯蚓加工获专利》为题报道了包志军的事迹。媒体的报道,患者口碑相传,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香港、澳门地区的患者,甚至俄罗斯、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外患者打来电话询问蚯蚓治病的事。”包志军说,“他们许多人说的是外语,还有香港、澳门话,语言不通限制了成果的宣传和交流,只好挂掉电话。”
      为了研究蚯蚓,包志军倾注了一生的精力,耗尽了全部积蓄。可对于患者,多年来包志军一律免费治疗。“不为金钱奖牌所累,不为鲜花掌声所惑。”年逾花甲的包志军动情地表白,“俺只是为实现少年时期的梦想,探秘地龙的奥秘,寻觅中华医药的瑰宝,找出蚯蚓自身修复功能的成分,为人们疗伤祛病,造福于他人,奉献于社会,别无所求。”他还说,这个无脊椎小动物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能消化农村废弃物,蚯蚓的粪便是最好的有机肥料,提取蚯蚓身体上的有用物质后,它的躯体依然可以养殖家禽家畜......养殖蚯蚓,开发利用蚯蚓,不会污染环境,未来一定会形成一条绿色产业链。
      一介平民普通百姓,悬壶济世,施救患者,不取分毫,有如此思想境界,令人赞叹敬佩!
     “桑榆未晚夕阳正红,霞光璀璨无比,映红了一片天地”,这正是对包志军的写照。
     采访结束时,记者询问这位“追梦男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包志军毫不掩饰地说:为了蚯蚓,我不为名利,付出了一生的精力和财力,现在已至老年,唯一愿望是寻求有识之士投资把专利产品产业化,惠及更多患者,造福于人类,奉献于社会。
 
通联:
姓名:张振毅
电话:18252110700
住址: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268号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info/2020-01-02/44097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