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网(宋 梅) 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草庙行政村草庙自然村东北部。旧址原为草庙村5家张姓地主的宅院,并排共5套院子,每套院子分前中后院,始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占地总面积约2500 多平方米。建筑规模较大,周围树木茂盛,有围壕相护,易守难攻,相对隐蔽,是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主要驻地之一。
1948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下令徐州驻军第2、第13、第16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向江南撤退,11月30日由徐州"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30万徐州守军,开始向西南逃窜。奉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奋起追击、拦截。12月2日,中央军委《关于堵住西逃之敌致粟裕、陈士榘、张震等电》让华野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围击敌人。为便于指挥围击逃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当日从宿县时村以西大张家进驻今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时称草庙圩子、草庙孜)。最终于12月4日把敌人包围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华野指挥部在草庙的三天三夜,粟裕将军运筹帷幄,发出了一道道重要电文。12月3日发出《粟裕、陈士榘、张震关于歼灭杜聿明集团部署址各兵团、各纵队首长等电》,华野在草庙的指挥对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烈山区先后投入100万元资金,对草庙村淮海战役华野指挥部旧址两处厢房六间房屋进行抢救性修复。之后,寻找各种线索取得与粟裕大将等革命家后代联系,获得珍贵而又难得的照片和书籍,开展文物征集和布展设计。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红色教育基地"的修复。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充分发挥党史纪念场馆设施在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满足不断发展的党员干部党史教育需要,中共烈山区委组织部、中共烈山区委宣传部、烈山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三家联合为草庙华野指挥部旧址授牌“烈山区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6月15日上午,烈山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负责人罗广才在草庙华野指挥部旧址进行了授牌。
目前,草庙村淮海战役华野指挥部旧址已获批淮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成为淮北市革命文物单位,淮北市党史办将其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和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草庙村列入烈山区全域旅游重点规划详规之列,专门为草庙孜红色文化旅游作规划设计,作为重要景区景点建设项目,积极申报进入安徽省大运河文化带项目库,争取项目资金,开发修复草庙孜华野指挥部旧址旧址,恢复其原貌,打造成为淮北市和烈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文、图/由淮北市烈山区文旅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