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淮北大地上长期流传着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戏曲——淮北花鼓戏,它的前身是民间歌舞,鼓架(男)挎着花鼓边敲边舞,包头(女)头扎彩球,两条彩带飘在胸前,跳着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拾棉花》、《王二姐端鞋筐》等舞蹈,他们边舞边唱当地的山歌小调。后来为了适应群众的欣赏要求,逐步发展为扮演具体人物的民间戏曲。1957年宿县人民政府将民间宿县工农花鼓戏剧团收归政府管理,剧团改名为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随之这个地方小剧种也被定名为淮北花鼓戏。
几十年来,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现为宿州市墉桥区花鼓戏剧团)走遍了淮北的农村市镇,深受广大农民和市镇居民欢迎。他们到一个村子,先敲起锣鼓,乡亲们听到锣鼓声,知道淮北花鼓戏剧团来了,便放下活计一家老少跑到广场来看戏。有的演出由于观众太多,临时搭起的戏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挤得演员上不了场,下不了场,演出几次中断。他们演群众熟悉的传统剧目,表演“三棒鼓”“三把刀”等绝技,也编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戏。他们在当地得了很多奖,还演到中南海怀仁堂。2008年,淮北花鼓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宿州市墉桥区花鼓戏剧团是这个项目的保护单位,也是这个剧种的“天下第一团”。
乡间的道路是泥泞的,这个剧种的“天下第一团”剧团前进的道路也总是充满风雨。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剧团一度面临被撤销的命运。淮北花鼓人不怕困难,坚持要把这土生土长的艺术传承下去。他们的意见得到了文化部和安徽有关领导的支持,剧团才得以保留。从1992年开始担任了20年团长的华立仁从他收集保存的3000多张记录剧团发展历史的照片中精选出300多张,编成一本《风雨花鼓情》画册,翻看这一幅幅未加修饰的照片,人们自然会被剧团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被淮北花鼓人对民间艺术真诚热爱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他们乘着手扶拖拉机下乡,睡在用麦草铺成的“暖窝窝”上。无论是卸车搭台,还是围着地锅吃饭,无论是老演员,还是稚气未退的年轻学员,脸上都是乐呵呵的。雪天,把喇叭绑在树上,演员脱下大衣盖住音响。当地的领导和群众一起在露天广场看戏,和群众一起开怀大笑,他们懂得,保护和扶持群众喜爱的艺术是自己神圣的责任。
淮北花鼓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淮北花鼓人是巨大的鼓舞。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了。文化部和财政部给剧团配送了流动舞台车,演员们敲锣打鼓过年一样地把流动车迎进了村。大家感到鸟枪换炮了。但是,要让这个剧种能很好地传承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继续奋斗。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传统文化就受到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国家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但要做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发展,传统戏剧,特别是地方小戏,面临很大的困难。如果一味迎合观众,丢掉传统的东西,就不能做到对传统的保护;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反映群众新的审美要求,戏剧也会脱离观众,就要失去生命力。所以必须做到两者较好地结合。
在这样一个时期,老团长华立仁退休了,新团长问安徽接起重任。这个团不大,是一个县级剧团;但它和京剧、昆曲一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啊!而且全国只有这一个专业团,能说任务轻吗?怎样克服困难,担起这副重担?该团决定通过创编新戏推动剧团的前进。在省委宣传部和当地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创编了一台新戏《阳光下的召唤》。他们聘请王永敬先生对张祥志原著的《阳光下的呼唤》进行了新的改编,由华立仁导演。这是一个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倡导励志的戏。剧中初二学生侯小博本来学习成绩优良,但因母亲去世,父亲在外地工作,奶奶溺爱孩子等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网吧老板等外界的诱惑,使他沉湎网吧,以致扯谎、逃学、早恋,最后在学校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教育下又重新回头。
笔者近期在淮北观看了这个戏,看到这部作品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戏中反映的问题是当前一个很迫切的问题。青少年教育永远都需要重视,在当前,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抵制诱惑,要做艰苦复杂的工作。这部作品真实地表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生活面,真实表现了老师、家长面对这一问题的情感波澜,扮演小博的演员比剧中人只大一二岁,虽显稚嫩,但演得很真切。作曲、配器杨春把传统的花鼓戏的曲牌、板式变通运用到这部新的作品中,使它具有较浓郁的淮北花鼓戏的韵味;剧组聘请了一些较年轻的舞美设计、舞蹈设计,在剧中融入了一些新的艺术元素,力求打通传统与现代的审美阻隔。剧团的领导和演员们,决心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继续修改加工,使这部作品能成为受到观众欢迎的优秀保留剧目,并使淮北花鼓戏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阳光下的召唤》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召唤,这个剧名也让我联想到它还有一个寓意:淮北花鼓戏经过风风雨雨,会在充满阳光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