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开始,一位医生的朋友圈文字在徐州仁慈医院员工群内刷了屏。
点开第一张图片,在龙飞凤舞的“狂草”中一点点辨认着,瞬间被这位医生暖晕!
“身体有什么疾病吗?”“打麻醉就不痛了”
“别急,手术快好了”“别乱动,正在接血管,忍一会,坚持一会”……
一台手术下来,沟通满满一沓纸。
李刚医生:
“这一星期收了两位聋哑患者,他们需要比其他患者付出更多的关爱,他们往往对手术充满着更多的恐惧,他们渴望更多的交流,因为沟通障碍,所以从术中、术后恢复,他们都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明白他们内心的忐忑,一张纸接一张纸交流,让他们安心!查房时,你的一个小小的不经意举动或者纸上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能换来他们的一个大拇哥的赞许。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祝早日康复。”
术前写字沟通花了一个小时
“男神”医生正在沟通的这位患者,因在安徽淮北的家干活时不慎被“棍棒”挤伤左手食指,昨天中午赶来我院。接诊的正是这位手外科三病区的李刚医生,当他发现患者和她丈夫都是聋哑人时,便一边尽快安排手术,一边耐心地给患者写字沟通……
伤情的严重,决定着手术一刻也不能耽搁,而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却表现出异常的惊恐,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
“我心里明白,患者因为沟通不便,她心里会比别人有着更多的担忧和害怕,她不清楚医生下一步要做什么,当我们脱掉她衣服袖子准备打麻醉的时候,她害怕得不得了,所以手术前我们必须要安抚病人的情绪,耐心沟通,让她放心。”李刚医生说。
术前沟通1小时,手术进行2小时,约下午3点多钟,患者被推出手术室,挤断的指尖血运良好,顺利成活。
“做手术的时候,来不及写字跟患者沟通,我就找来巡回护士,让护士帮我写,渐渐地患者心情平和下来了,手术非常顺利。”
左手包着,右手打水,医生查房让她做选择题
今早查房的时候,“男神”医生考虑到患者一只手包裹着,另一只手挂着水,不方便写字,于是他在纸上设计出了一道道“选择题”,供患者选择。
“晚上睡觉疼吗?疼?不疼?”
“昨晚睡了几个小时?2、3、4、5、6”
“好好恢复,很快就能好起来的!”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时、常常、总是,展示了为医者的三种工作状态;治愈、帮助、安慰,升华出了为医者的三种境界,也揭示了医学的人文属性。
一个有着良好人文情怀的医生,除了“有时去治愈”,对待病人要“常常去帮助”,更要“总是去安慰”,这恰恰是医生行医过程中最能感动人心的地方。
医生的医术让人敬畏,医生的仁心让人感念,而他们的一句安慰或鼓励,会让人心安!
徐州仁慈医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