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婴儿般”呵护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瑾 3月8日,城市书房玫瑰读书会上,女作家志愿者房丽的妈妈在大家的簇拥下,低头吃下女儿喂的生日蛋糕,脸上露出天使般的微笑。见此情景,许多人的眼眶都红了。 患中期阿尔兹海默症,78岁的这位妈妈早已不认得女儿,虽然性情如从前一样温和,只是智力已近婴儿。为有更多时间照顾妈妈,从事文字工作的房丽办理了内退,与妈妈形影不离。伴护妈妈之余,房丽仍不忘服务社会,先后在数家机构做志愿者。做义工时,房丽会把妈妈带着,为了让妈妈时刻能够看见自己,也为了让她多接触些人,以延缓病情发展。工作空闲,房丽会走过去搂一下妈妈的肩膀,轻声夸一句“宝宝乖”。 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尽管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妈妈患病,房丽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妈妈原是极巧又好强的人,家务是一把好手,还会弹凤凰琴、做衣服。她在企业当过幼儿园园长,退休后到寺庙做过义工。自从爸爸去世,妈妈渐渐不愿偎灶台,6年前的一天,她去超市买山楂,却拿了一包桂圆,从那时起,就越来越糊涂了。” 看护妈妈最初让房丽时常崩溃,个中甘苦非亲历者难以体会:“妈妈对水有着极深的恐惧,每次洗澡都拼命推打我,我要不断地柔声喊着‘宝宝’‘乖乖’,才能逐渐镇定她的情绪。后来妈妈不会刷牙了,拿着牙刷不断刷杯子,每天刷牙我反复教,动作做对了就在一旁鼓掌、竖大拇指。妈妈不喜欢喝水,我就给妈妈碰杯、夸大自己喝东西的好,引她尝试。” 怕妈妈频繁起夜自己听不见,每晚睡前,房丽给妈妈的手腕戴上小铃铛,只要铃铛响起,身边的房丽即刻醒来,有时一夜折腾五六次。待妈妈酣然入梦,睡不着的房丽便将照顾妈妈的心得写在简书里,给其他病友家属以参考。 《二十四孝》有“老莱娱亲”的故事,说的是七旬的老莱子常着五彩衣引双亲开心。为了哄妈妈高兴,房丽也曾在家里将彩色丝巾挂在脖子上跳水袖舞:“妈妈看我作怪的样子十分欢喜,我分明看到老莱子与我同舞。” “敛却人间万千事,蝶衣彩舞奉娘亲。”诗人房丽将自己的经历写成诗,也将照顾失智妈妈的日子过成了诗。她认为,陪伴老人不是负担,而是福报:“生养我的妈妈给予我无以报答的深恩,而我能为妈妈做的只有一件事,陪妈妈安然变老,陪妈妈长成婴儿。每当抱抱妈妈,听她喃喃唤我‘姐姐’甚至‘妈妈’时,我的眼泪常扑簌而下。能够和妈妈相亲相依,是命运对一个凡间人的赐予。” 房丽曾应邀到一所生态园的乡村书院做了近两年的国学公益教师,园区为房丽和妈妈提供了一间小木屋当宿舍。白天,房丽给孩子们上课,妈妈安静地坐在教室后排的小椅子上。课余,妈妈与孩子们一起除草、做手工、包饺子。晚上,房丽带妈妈在小木屋一起看月亮、数星星,给妈妈做理疗。书院的一位老师说:“房丽老师的孝行就是一个流动的课堂。” “善良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家风。”房丽含笑柔声说:“小时候,我家是亲戚的驿站,打工的、治病的、转车的,一张折叠沙发床是局促的空间所能提供给求助者的最大安慰。父母的怜老惜贫是我们的榜样,我家先生、女儿,无论对待家人还是外人、老人还是孩子,都是满满的爱。” 热心公益的房丽多次资助素不相识的网友、以妈妈的名义捐资修路,少有防备心的她也曾被谎言欺骗,接受过捐助的人从此再不上线,但她笃信,生命的乐章总有悲喜起伏,所有的遇见都是人生的历练:“孝亲敬老,善行此生,无论收获几何,都不负为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本身就是对善良最好的奖赏。” ■记者手记 《红楼梦》里《好了歌》云: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稀松,而像爱孩子一样对待父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追踪采访了一个半月,房丽侍母的温情画面如仲春三月的阳光,所到之处,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温暖着每个角落。走进房丽的生活,了解到她岁月静好背后的负重前行,以及她不以为苦、不以为功的安然接纳,更觉感动。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养老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爱在房丽的家庭一代代传递,愿爱随着今天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春天,接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