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山区长大的人,早就看惯了青山碧水,一般的山在我眼里都是平淡无奇的。唯有张家界的山,始终让我震撼而沉醉。
群山之外,更有秀水。秀水之外,还有美食。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家族、苗族、白族在此居住,多民族的集聚让张家界的美食别有一番风味。
人生苦短,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到了张家界,二者兼得,快意人生,无非如此。
山以“天”为名只因离天三尺三
在张家界,从屋里看窗外,四目所及都是山,走在路上抬眼看天,天边也全是山。整个城市依河而建,澧水河自源头五道水穿流直下,像一根碧绿的绸丝带,缠缠绵绵地绕住这一山一城。
山多以重岩叠嶂、延绵起伏为美,而张家界的山与别处不同。这里的山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组成的,它们如刀削斧劈般地耸立着,像笔直的银剑插入天际。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相生相依。站在这样的奇峰下,你会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也会看清人的渺小。
这些石柱的形状各异、造型奇特,不同的石柱根据其不同的形状命名,有“天女献花”、“猪八戒背媳妇”、“醉罗汉”等。观石柱,想其名,别有一番风味。
石柱的岩壁上还生长着苍翠遒劲的植物,这些植物扎根在碎掉的岩石里,依靠雨水而活。也许它们的品种不算珍贵,然而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却让人为之赞服。
山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许多珍稀的动植物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森林是天然的氧吧,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沁人心脾,在尘世中的烦恼顿时都消散了。夏天山中遮阴蔽日,还有清风徐来,十分凉爽舒适。
山里除了奇峰,还有秀水。潺潺而流的金鞭溪一路绕山而行,清澈见底,时有小鱼游荡其中。张家界特殊的石英砂地质,使金鞭溪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耀眼的金黄色,如一根藏在群山中的金鞭一样闪闪发光。
若想要俯瞰山景,就去地势较高的天子山。天子山北依桑植县,明朝前因青石林立与张家界并称青岩山。1353年土家族首领向大坤率众在此揭竿起义,自曰“向王天子”,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人们就将此山改称天子山。从天子山上看山景,只见云雾中奇石如根根春笋般崛地而起,仙气缭绕,恍若梦境。
在张家界,海拔较高的山都喜用“天”命名,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依天拔地,民间俚语称“张家界有座天门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天门山上有九九八十一道弯的山路,曲折盘旋,直通山顶。
山显奇,洞显幽,亚洲第一大溶洞九天洞以及黄龙洞都坐落在张家界。溶洞里夏如初秋,阴凉幽静,到处都是晶莹剔透的钟乳石。
距黄龙洞8公里的宝峰湖,一潭湖水碧绿沉静如积年的翡翠,驾一叶扁舟随意漂游其上,满目皆是绿意,满心尽是惬意,说不出的宁静自得。
食以辣为香先遣腊肉“尝”
既有美景,自然不会没有美食。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家族、苗族、白族在此居住。山区人民为驱寒生热,四季喜食辛辣。若说四川的辣是麻辣,那湖南的辣则是纯粹的辣,如果非要给这个辣加一个形容词,就是香。
张家界三下锅,又称土家三下锅,是一道将香辣发挥到极致的家常菜肴。相传明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为了方便烹饪,人们就将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后逐渐演变为“三下锅”。至今张家界地区的少数民族还保留了提前一天过年的风俗,叫“过早年”。
张家界三下锅是在腊肉、猪肚、牛肚或猪头肉等食材中选三样或多样,配以豆腐、萝卜等菜蔬,在锅中大火重油多辣炒制而成。腊肉厚重,猪肚爽脆,猪头肉绵软咸香,三下锅因混合多种食材的味道,极其焦香鲜美,但是也极辣,不会吃辣的人吃这道菜时往往一边竖大拇指一边狂喝水。
三下锅食材之一的腊肉,是张家界人厨房中的一宝。古时山区交通不便,过年时杀的猪要吃一年,人们为了保存猪肉就用大量的盐、辣椒、花椒,把肉腌制后挂在土炕之上熏干。熏过后的腊肉可保存较长时间,且味道醇厚香美,别有风味。如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猪肉吃,但是为了腊肉的美味,张家界的人们还是一到腊月就开始制作腊肉。
张家界人日常吃的米粉也是一绝,张家界米粉的名气没有常德米粉大,但是鲜美不输常德米粉。张家界米粉的浇头多是炖煮的,有猪蹄海带、肥肠黄豆、红烧牛肉、香辣鸡杂以及当地俗称三鲜的木耳猪肉等。一碗嫩滑爽弹的米粉,配上大骨熬成的鲜汤,加一勺酥烂的浇头,再根据个人爱好放些酸辣椒、酸黄豆、苍耳子,让人欲罢不能。
此外,各种腊味、山珍、血豆腐、渣辣椒、蒿子粑粑、葛粉、合渣等都是张家界地区的特色美食,吃货在此都可大饱口福。
人生苦短,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到了张家界,二者兼得,快意人生,无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