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绿水青山 建设生态徐州 |
|
||
|
||
|
||
|
||
|
||
|
||
|
◎文/通讯员 曹晓煜 图/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初秋时节,一场大雨过后,天气更为清爽。62岁的骑行爱好者张维琴,登上了徐州第一高峰大洞山南麓,顿时,一片怡人的绿色尽收眼底。一边用手机记录下靓丽美景,张维琴一边自言自语:“徐州变得越来越美了,这真是咱老百姓的福啊!” 2016年,徐州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较2013年提升11.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2.1%;全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连续十四年100%达标且环境安全无事故;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上年分别削减2.97%、3.26%、5.98%、5.02%;107个镇(街道)创建成国家生态镇、建成率达90%……生活在这个蓝天白云经常“刷屏”的城市中的人们,时刻感受着绿色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徐州全市上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和城市环境品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创新体制机制,凸显“顶层设计” 如今的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转变,一幅生态、智慧、健康、文明、幸福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如何让绿色成为持续优势,成为考验徐州干部群众智慧的新问题。 2017年6月,徐州市正式出台了《徐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深化环境保护责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环保监管由“督企”向“督政”转变,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倒逼机制。 政绩考核指挥棒也越来越“绿”——徐州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对全市各地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逐年提高考核分值比重,实行环保“一票否决”。现在,越来越多地区在项目取舍上先看“生态脸色”,对新上的产业和项目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损害生态终身追责,绿色发展政绩加分”,正成为新的政绩观。 “通过‘督政’抓住污染治理的牛鼻子,真正让地方政府做好守山人,看好责任田。”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顶层设计创新机制,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感受到落实“党政同责”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变为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动力,做到权力在哪里,生态环保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 与此同时,徐州还尝试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运用市场这股“活水”,换来越来越多蓝天碧水。从健全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制订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到10个重点断面作为补偿考核断面,实行水环境资源污染损害补偿机制;从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出台《徐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到所有工业新、改、扩建项目的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指标全部通过有偿获得;从对1800余家企业开展年度环保信用评价,结果纳入征信体系,与其信贷融资直接挂钩,到对“黑色”“红色”企业试行差别水价、电价……徐州正在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深化环保市场化改革,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污染治理。 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工业是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产业结构对城市环境品质有着根本性影响。徐州环保部门曾对本地PM2.5污染进行过源解析,结果印证了这一点:重工业集中,热电、钢铁、焦化企业较多的徐州,工业污染占了全市污染的“大头”。 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彻底改善环境质量——徐州选择了最为艰难,也最为必然的生态建设路径。 徐州在全省率先出台《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初步划定82块生态红线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6.3%。全市以镇为单元划定城市综合发展、优化工业发展、鼓励工业发展、限制工业发展、禁止工业发展5类区域,实行分类考核,引领区域错位发展。主城区污染企业基本实现关停转迁、退城入园。 同时,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徐州的产业占比已经由2010年的9.6:50.7:39.7调整为2016年的9.3:43.3:47.4,产业层次不断提高。2013-2016年,全市合计压减和化解铸造33.2万吨、电镀4.2万吨、电解铝10万吨、铅酸电池69万千伏安/时、造纸4.5万吨、纺织3.19万吨。共取缔非法小炼钢57家,淘汰非法产能约130万吨,整理工业用地约900亩。 为了让产业真正“干净”起来、绿色起来,“用煤大户”徐州陆续出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减量替代等工作方案,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并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先后劝退、否决一批重大项目和新增燃煤项目,对新、改、扩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对排放不达标的污染项目,即便一时效益再好,也坚决不要。”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煤炭消费总量为4037万吨,较2012年下降822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年度考核目标。 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有力带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品质的持续改善。 强化治理修复,偿还“生态欠账” 自1882年起,徐州开启了长达13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成为省内重要的能源产地。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之后,徐州与同类城市一样,面临很大的生态“欠账”。徐州下定了决心,决定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面貌改善上做好“大文章”。 历史的欠账,需要逐步弥补。近年来,徐州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徐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年以来,徐州累计淘汰燃煤小锅炉3000余台,确保2017年底前全面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完成五大行业限期治理,基本淘汰2005年之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车用汽柴油全部升级到国Ⅴ标准;2017年秸秆禁烧实现历史性“零火点”。 采石宕口涅槃重生,这是徐州推进治理修复的精彩缩影。在采石宕口治理方面,我市采用生态绿化、岩壁造景、历史遗存保护等手法,对主城区42处采石宕口实施了修复,生态恢复率达到82.4%。其中,珠山宕口遗址公园成为全国首个宕口遗址公园,金龙湖宕口公园被誉为废弃矿山治理的典范之作。 在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徐州先后整治采煤塌陷地9万多亩,复垦治理4.48万亩,新增耕地3.5万亩,使各类塌陷地变成了耕地和涵养生态功能区。在山体修复方面,结合城中村改造,对主城区云龙山等山坡及其周边棚户区、城中村整体搬迁,整理土地2800亩,全部还绿于民。 徐州还持续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实施退渔还湖、退港还湖工程,重点对老城区小南湖、新城区大龙湖等水域进行退渔还湖、修复治理。云龙湖景区修复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打造出国家5A级云龙湖风景名胜区。同时,对市区建成区内46条黑臭河道进行治理,届时主城区水系将按期实现水清景美的目标。在园林建设中广泛运用透水砖、草坪砖等透水透气材料,精心营建“海绵城市”。 借力督察整改,重拳“执法管控” 2016年的夏天开始,一场持续的“环保风暴”席卷徐州。那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徐州反馈了10个问题,徐州市主要领导认为,中央环保督察是最严的生态“体检”,也是刺破各地环境病灶的利器。“借力督察”成为徐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词,以抓铁有痕的力度落实整改成为对待环保问题的态度。在具体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处理上,徐州市明确要求交办不过夜、查处不过周,确保逐项整改、逐个销号,保质保量完成交办案件办理任务。 今年伊始,徐州市将开展“263”专项行动作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具体举措。从优化能源结构到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黑臭河流,徐州市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达到“历史之最”。 其中,徐州的减煤任务在全省最重,是徐州“263”行动的一号工程。为了啃下“硬骨头”,徐州市特别编排了《2017年煤炭节能减排改造升级计划》,严格控制燃煤发电机组,并敦促企业按照计划节点完成改造升级,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对于非电耗煤企业,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按照“应减尽减”的原则,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将在今年全部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也将逐步淘汰。针对重点焦化企业,徐州还利用环保监控平台,监控焦化企业的真实产量,确保“减煤”落到实处。 到了7月,江苏拉开了首次省级环保督察的序幕,徐州又位于首批三个城市之列。徐州对待省级环保督察高度重视,对于省督察组交办案件,提出“早、严、实”三字要求,办理时限按交办单规定的时限(5日内)要求上报,对于当日举报超过10次的举报件要在72小时内办结上报并公示;严格按照“四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销号不放过;不问责不放过)的标准,逐条解决、逐个销号,对于不按期办结和办理质量较差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启动问责。 眼下,面对百姓对“蓝天”的殷切希望,我市积极探索大气污染防治新路子,在全省率先采取统一部署、异地执法、效果考核等超常规手段,紧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强化执法检查。 据了解,此次执法检查范围包括徐州市主城区(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区、贾汪区,即所谓“4+2”区域。由市环保局统一组织部署,抽调全市5县5区的环境监察业务骨干,混编后组成三个检查组,分别进驻“4+2”区域。 为确保强化执法效果,市环保局强化了对执法工作的考核,每天都对各检查组检查企业数量、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数量进行统计,对发现问题依严重程度和难易程度进行评估,并在检查组内部进行通报。“下一步,我们还将安排媒体记者不定期随同检查组进行现场采访,让环境执法真正公开、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