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祖三轩 吕裴 2010年除夕夜,睢宁姚集镇中心卫生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急诊病人。这位病人是一名医生,因连续工作、劳累过度而昏倒,被一位村民送到了这里。第二天,卫生院就挤满了前来探望的村民。这位牵动乡亲们心弦的病人,就是姚集镇石碑村村医纪凤银。 以身试银针 练就好医术 今年71岁的纪凤银,是土生土长的石碑村人。上世纪60年代,纪凤银找到生产队要求做“赤脚医生”,成为了一名卫生员,拜庄子里一位80多岁的老医生为师。 在学习针灸时,为了能找准穴道,纪凤银便在自己的身上反复试验。“第一次向内关穴试针时,手止不住哆嗦,结果一下针,整条胳膊瞬间酥麻,整整一个星期才恢复正常。”他回忆道,即便如此,他却始终坚持在自己身上试针、认穴,先后用坏了20多套银针,浑身都是扎针的痕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纪凤银给人看病时,只要轻轻一摸,就能很准确地找到施针穴位。为了进一步丰富知识、提高技能,纪凤银买来中医书籍认真研读,并多次主动到市里和县里参加医学培训,医术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升。村民们说,他靠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不知道救治了多少人。 跨越半个世纪,纪凤银背着药箱走遍了石碑村以及周边几个村的每一个家庭,熟悉村民的每一张面孔,叫得出每一个人的名字。他的电话号码被老老少少所熟记,成了乡亲们的“120”,而他也成了乡亲们口中常常念叨的“离不开的人”。 赤脚串村户 妙手保健康 石碑村的乡亲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纪凤银不知道为多少人解除了病痛、救了多少人的性命。村里的一位老人感慨说:“几十年了,纪医生一直是随叫随到,看完病就走,连口水都不喝!” 村民武家良不会忘记2008年的秋收。邻居们到他家帮工,午饭后有9人出现了呕吐、眩晕症状。纪凤银闻讯赶到现场,判断是食物中毒所致,经询问发现中午炒菜时误用了桐油。情况万分危急,他边与县120急救中心联系,边和乡亲们把这几个人拉到卫生室急救,一整天滴水未进。120的一位急救人员说:“幸亏这位村医处理得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小王庄的五保老人王为柱患了白内障,纪凤银到县里为他争取了免费手术名额;小荒庄的朱梦久偏瘫在床,家人残疾体弱,纪凤银每天下班后就赶过去为老人按摩、护理,直至3年后老人去世;村民魏贤英因婆媳矛盾服农药,纪凤银不仅挽回了她的生命,还苦口婆心地劝解婆媳俩言归于好…… 53年来,纪凤银始终坚持按时按点给孤寡危重病人送药上门,走村入户发放儿童接种通知单,夜晚则守候在卫生室,为的是有急诊病人可以随时拿上药箱赶过去……如今,纪凤银给全村500多户建立了医疗档案,谁家的老人身体不好,谁家的小孩儿出过水痘,他都能一一道来。 医者恒久远 仁心永流传 做了53年村医,纪凤银经济却十分拮据,因为每次行医碰上有困难的乡亲,他都会主动为他们垫付医药费。 1986年,年近60的村民韩光文患了尿毒症,家中只有老伴和一个患有痴呆的儿子。韩光文找到纪凤银,小心翼翼地问:“你看我这病还能治吗?能治的话得多少钱?俺家没有钱。”纪凤银爽快地说:“能治,可以保守治疗,有钱没钱,治病要紧。”从此,纪凤银按照每15天一个疗程,3年时间为韩光文挂了204瓶吊水,使韩光文的病情得以稳定。直到韩光文病逝,他欠的2000多元药费也没还上,当时收入低微的纪凤银积攒了两年的工资才为他还清了这笔账。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53年来,石碑村的老百姓把纪凤银当成健康的守护神,而纪凤银把老百姓当作亲人看待,始终意志坚决地守护在这方土地上,用爱心、责任和坚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2013年,纪凤银被国家卫计委评选为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是江苏省唯一入选、获奖者中唯一的乡村医生。2018年,他又被评为“中国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