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刘砾 董富春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睢宁县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党建带扶贫”的工作模式,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扶贫工作中做学理论、做实事的先行者,有效地推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精准扶贫工作双促进、两不误。
党组织+特色产业
睢宁县安排县直机关、优秀企业的党组织在“两学一做”中与全县100多个经济薄弱村分别建立帮扶关系,要求各党组织发挥职能和信息优势,帮助经济薄弱村“定一个脱贫规划、扶一种产业、引一个项目(企业)、育一批能人、强一个班子”,尤其是帮助他们根据本村的各种资源状况发展特色产业。
睢宁县交通局、民政局、人防办、商务局四家单位的党组织,分别帮扶包挂官山镇的窦庄、岳店、联合、曙光四个村,这四个村中的窦庄村有种植菌菇的基础,四家单位规划帮助这四个村建设一座7000多平方米的蘑菇种植基地,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百姓致富,目前基地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投产后这四个村每年通过租金每村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10万元,并可带动低收入农户约120户务工增收。据统计,通过帮扶工作的开展,睢宁目前已经有20余个经济薄弱村在帮扶党组织的引导支持下,分别初步形成电商、光伏农业、设施瓜菜示范园等特色产业优势。
党员+结对帮扶
睢宁县构建了“党支部引领党员,党员服务低收入户”的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作为党员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重头戏”。在扶贫对象认定上下功夫。组织经济薄弱村党员,深入农户做实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着力把扶贫对象认清、把贫困状况弄清、把贫困原因摸清。提升党员脱贫攻坚能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启动精准扶贫的突破口,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研讨、支部党课、讨论交流等形式,组织党员逐条逐句通读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章节,有效提振了全体党员精气神。
强化结对帮扶工作。睢宁县还在全县开展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选拔100多名机关优秀后备干部下派到经济薄弱村任第一书记,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知识面广、眼界开阔、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党员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帮扶工作机制,重点坚持因人因户因地施策,帮助困难群众用足用活产业扶持、劳动力培训、电商扶持、专项贷款等政策的新做法,引导和支持低收入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农家乐、电子商务、劳务等多元增收产业的路子。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睢宁还以 “帮扶户能不能脱贫”作为衡量是否是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倒逼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更好地服务群众。睢宁县人大机关党员魏卫到李集镇花厅村任第一书记之后,一方面与县多家帮扶单位协调,为该村添置大量体育健身器械,同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等民生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村经济发展,短短2个月来已筹措资金30多万元,为村里铺路修桥,同时筹建标准化厂房,大大增加了花厅村的发展后劲。
党支部+合作社
睢宁县还要求具备一定条件的党支部牵头,召集有条件、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愿望、有强烈脱贫意愿的低收入户,成立产业合作社,积极为他们提供市场、技术、信息、资金等多方面服务,引领和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睢宁县邱集镇的仝海村由村党支部牵头,根据本村产业状况,分别建立飞龙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惠众养猪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生态种养殖,帮助村民把生产的优质大米和西瓜等农产品精加工精包装,以较高价格销往江阴、苏州等苏南大中城市,有效促进了低收入户脱贫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