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张薇 7月26日,徐州市科技局在新城区徐州报业传媒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科技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季小超介绍,《意见》紧扣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七个重要环节(即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围绕着力打造四个中心(即区域性产业研发集聚中心、创新产业孵化集聚中心、产业化发展集聚中心、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本着四个突出原则(即突出创新驱动和产业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和人才集聚、突出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突出聚焦重点和生态营造),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我市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进行精准定位,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主要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 目标定位 建设在全国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季小超说,《意见》目标定位为强化我市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龙头地位,构建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的新优势,建设在全国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使徐州成为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区域创新开放有序、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区域重大科技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基本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创新体系健全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全国科技创新格局中处于先进行列。 重点任务 建设徐州科技创新核心区 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 季小超介绍,《意见》主要围绕着力打造的“四个中心”提出了14项主要建设任务,并明确了到2020年和2025年的建设目标及建设重点工作主要有: 建设一流产业科技创新载体,打造区域性产业研发集聚中心。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徐州科技产业园、徐州科技创新谷。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在智能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动徐工集团、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恩华药业等骨干企业,培育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支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围绕我市主导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各县(市、区)、各创新园区与高校院所共建集技术研发、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载体、协同创新基地和校企联盟等产学研组织。 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打造产业化发展集聚中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一批能填补国内空白、支撑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产业科技创新项 目,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层次有序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形成以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梯队。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创新产业孵化集聚中心。完善创新创业孵化环境,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和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载体,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集成全市资源,支持徐州高新区争先进位,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省级以上高新区。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专业化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引导科技服务向规模集团化、服务专业化、功能体系化方向发展,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双百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中青年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科研生产一线建功立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创新成果、能够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支持鼓励各县区、园区、骨干企业开展个性化引才活动,着力提升全市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政策措施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保驾护航 《意见》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科技金融结合、人才环境、财税优惠、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保驾护航。推广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全面落实向全国推广的中关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股份转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扩大税前加计扣除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6条政策。落实向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广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试点、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试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范围试点4条政策。 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加强政府引导,成立市科技创新担保有限公司、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有效整合天使、风投、创投、银行、券商等各类资源,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一站式、系统化金融服务。支持条件成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向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提供短期过桥贷款。鼓励银行提供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等创新融资产品。加强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整合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支持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设立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资金规模不少于1亿元,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工作优先谋划、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绩效优先考核。健全完善与贡献相匹配的人才激励制度,全面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认真执行各类人才奖励扶持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常年申报和政企、政医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创业,设立2000万元的市众创空间奖补资金,用于对众创空间、孵化器、众创集聚区等的运行补助和奖励;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众创空间等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50万元、40万元、30万元。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奖励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舆论氛围。 ■链接 相关问答 问: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如何建设? 答: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工程和重要标志,按照技术先进、产业化前景好,近期能有所突破的思路,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安全科技等产业选择若干方向进行重点引进布局建设,力争在1-3个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建立从产业技术引进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创新人才吸纳培育,到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完整的产业创新链,成为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问:我市建设的是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请问《意见》重点扶持发展哪些产业领域? 答:市科技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衔接《中国制造2025徐州行动纲要》产业发展部署,围绕我市“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建设,针对我市优势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格局,在充分征求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后,明确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七大产业领域,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重点扶持发展的领域,并明确了产业重点研发的关键技术、支撑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等核心创新要素的配置。
问:《意见》提出的构建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人才,请问在《意见》中对招才引智工作有怎样的部署? 答:《意见》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市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提出了总体要求: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培育人才队伍。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通过组织定向培训、选聘发展顾问等措施,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2016年组织第二批评选,总数500人左右。实施“双百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突出本土化、代表性和引导力,每三年各评选10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实施“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提档升级。2020年全市技能型人力资源总量增加到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8万人以上。二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准引进人才。实施“222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及外籍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20名左右,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硕博士研究生2000名以上。加强与高校院所的联系合作,每年选聘100名左右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组建“科技镇长团”,同步选聘100名左右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或经营副总,提升基层和企业科技人才工作水平。加强国外人才智力对接,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建设为载体,每年引进世界知名专家10人以上,在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方面实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