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漫步徐州市铜山城区,人流如潮的万达广场、宽展平阔的北京大道、清澈见底的悠悠楚河,在金色银杏的映衬下,既洋溢温暖又诗意栖居…… 走进街头巷尾,你会看到,志愿者劝导着交通不文明行为,沿街门店的老板顺手打扫着店外卫生,小朋友弯腰捡起地上的果皮扔进垃圾箱……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梦想和追求时,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便点燃了共建魅力家园的燎原之火。 “三个看齐”定标准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铜山区区委书记王维峰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明晰的、操作性强、有一定高度的创建标准。 2010年9月28日,延续百年的一个地名——铜山县正式更名为铜山区。自此,这个环抱古城、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苏北大县正式纳入了徐州城区的版图。撤县设区,铜山字面上由乡到城“一步到位”。然而,铜山人心里明白:面对城乡长期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落差,不可能一朝填平。 面对镇域面积大、基础设施薄弱、没有现成创建标准的困惑,铜山自加压力,响亮地提出了“城区环境向徐州新城区看齐、便民服务向老城区看齐、北京路向淮海路看齐,乡镇环境向浙江特色小镇看齐”的高标准,对氛围营造、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管理、文化市场规范等工作如何抓、如何做,分门别类作了回答和安排,编制了《铜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南》蓝皮工作手册,印发近万册,确保基层创建有目标、有方向、有抓手。 精准创建树典型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一项重要工作方法。根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面广量大的特点,铜山选取城区的铜山街道办事处、近郊的棠张镇、偏远的大许镇作为精准创建示范点,为其他各镇开展创建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三家示范单位严格按照创建评测细则,重点抓好问题排查、问题交办、整改落实、总结提升四个阶段的工作,树立起创建样板和示范标准。通过精准发力,全区打造了一批高标准、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的生动局面。为把全区城镇环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铜山认真梳理精准创建的经验和探索,组织开展了“大干六十天、城镇换新颜”活动,力求城镇面貌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为此,该区专门出台了《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奖补意见》、《城区道路公共停车泊位实行收费服务的实施方案》、《依法规范养犬工作实施方案》若干保障政策。 目前,铜山涌现出生态颐养小镇汉王、文化传承小镇棠张等一批创建先进典型,全区上下形成你追我赶、竞相争先的浓厚氛围。 增加群众获得感 区委书记王维峰认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为了赢得一块牌子,关键是惠民利民,这也是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面对老旧小区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铜山决定投入2亿元,到明年底完成城区范围内198个老旧小区的整治和提升,重点围绕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在硬件方面补齐短板、增强功能。居乐园、嘉慧园等五个先行先试的老旧小区改造正有序推进,已初见成效。 主城区国家棉花储备库南侧、楚河北侧之间有一片养殖区,占地175亩,有养殖户98家,共养殖2985生猪头。这个有近二十年历史的养殖区,每逢夏天便苍蝇飞舞、臭气熏天,一公里外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四周群众意见很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始后,新区街道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和谐、先情后礼的原则,逐户做工作,仅用4天就将98家猪舍及附属物等清理完毕。 督查问责不手软 话说十遍,不如问责一次。实践证明,考核和问责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铜山首先明确了各创建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各镇、街道由一名副书记或人大主席具体抓,确保创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盯。为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该区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区对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每两周对基层创建工作进行一次考核、一次排名,考核结果在区内主要媒体公布。截至目前,已开展了五次考核评比活动,对2个街道和3个镇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分管领导给予诫勉谈话、主要负责人作出书面检查的问责处理,其中1个镇主要领导在媒体上作出检查和承诺,这有力地促进基层创建单位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回望创建之路,文明已经成为最美的风景。一项项得民心的民生项目相继落地,一件件顺民意的实事好事开花结果……完善城乡管理、培育文明风尚、提升幸福指数,一幅和谐美好的精彩画卷正在铜山大地徐徐展开。 (刘尚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