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 导读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徐州地税局按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注重把握关键环节,精准实施扶贫工作,着力拔“穷根”,筑“富路”,持续发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荣获“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和后方帮扶先进单位。

◎徐州日报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闫士亮

“能有今天,多亏了咱地税局,是他们给俺指了条致富脱贫的好路子!”今年,对于贾汪区汴塘镇凤楼村的孝磊、兴磊兄弟俩来说,可谓喜事连连。在徐州地税局帮助下,兄弟俩成立的孝磊石业有限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在汴塘镇帮扶点,像孝磊这样在徐州地税局帮扶下走上致富路的农民有220多户。

近年来,徐州地税局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先后与贾汪区汴塘镇影山村、凤楼村等贫困乡村结成帮扶对子,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举措,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00多万元,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红火起来,让贫困群众的腰包充盈起来。

“扶贫工作,决不能走过场,搞花样;要扶真贫,真扶贫,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为摸清“贫困底数”,徐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军亲自带队前往帮扶村,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采取建档立卡、结对帮扶、精准施策等方法,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十年“输血”更“造血”

曾经贫村换新颜

2006年,汴塘镇影山村原有常住农户526户,人口2236人。其中,贫困户114户,贫困人口319人。由于该村地处丘陵山区,岩石密布,耕地面积只有1874亩,土地嵴薄、缺水,农作物产量低,群众生活困难,集体经济落后。当年,徐州地税局按照“双百村帮扶”工程部署要求,与影山村结成帮扶对子。为帮助该村早日脱贫,徐州地税局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化建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影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曾经夜黑黑、路茫茫的乡村小道被明亮的路灯点亮;曾经除了劳作就是看电视、打麻将的单调农村生活被丰富的广场文化所代之;曾经因贫困而即将辍学的农家子弟如今已成为高校的莘莘学子……人均收入也由扶贫前的1500元达到现在年人均收入9000元以上,成为了全省脱贫致富示范村。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州市文明村”,被贾汪区委、区政府评为“十佳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扶贫之“花”开满地

勇担重任拔穷根

扶贫助困,地税人不了的乡土情结。2016年,在影山村成功实现脱贫致富之后,徐州地税局被调整到凤楼村继续开展定点扶贫,50岁的地税干部郝敬海被选派担任了该村“第一书记”。

“地皮只有几公分,种不出庄稼,有些地块种出的玉米矮得连兔子都要‘跪’着吃。”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凤楼村村支书耿德锋一脸辛酸。凤楼村位于贾汪区汴塘镇东部山区,地理偏远,土地瘠薄,干旱缺水,基础设施差,群众生活水平低,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的种植业,属于典型的特困村,也是全省重点的帮扶村之一。

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如何为凤楼村全面建成小康村闯出一条新路子,是摆在徐州地税局全局干部职工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这道“题”,考验的是决心、毅力,更是能力。徐州地税局帮扶队员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户,深入掌握扶贫点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和扶贫需求,做好《扶贫工作日记》,建好扶贫项目台账,带领村委会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找准适合本村的发展项目。

“全村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00亩,高亢山地面积2800亩。全村共有居民818户,3830人。”

“精准识别后,贫困户211户,人口661人;低保13户,36人;五保20户,23人,因残致贫10户,29人;因病致贫91户,335人;一般贫困户77户,257人。大都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家庭抗风险能力差。”

……

驻村“第一书记”郝敬海这样记录着在凤楼村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现在,《扶贫工作日记》已经是厚厚一摞。

在前期充分沟通、实地调研、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农田、基础教育、科技致富”等详实的帮扶规划,制定了“规模养殖+农户”产业脱贫和“产业+贫困人员”项目脱贫等具体帮扶措施,全面实施“解决温饱——促进发展——整体提升”三步走计划。这一规划,绘就了凤楼村发展的新蓝图。

道路破毁严重,碾碎的石块和厚积的尘土,让乡村小路成了“石灰路”,车辆经过处扬起一阵浓浓的灰土。这是2016年徐州地税局帮扶小组成员第一次下村所亲历的情形。为此,徐州地税局把改善扶贫村的交通、水利和产业设施作为突破口,协调资金修建拓宽水泥道路1500米,并对村庄道路进行了绿化、亮化。与此同时,修建8米宽的引水排涝工程,新打配套深水井,建设灌溉蓄水池,修建田间道路,使全村所有土地都能得到浇灌,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得到大幅提高。

“地税帮扶队来了以后,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现在俺们村里起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说起徐州地税局帮扶领导小组,村支书耿德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扶贫+智力扶贫

“授人以渔”亮实招

帮助扶贫点建立致富产业,产生循环造血功能,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长久之策。“村里土地资源短缺,光靠地里的产出,村民是‘刨’不出好生活的。”徐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军说,不调整传统产业结构,村民就难以致富。

为此,徐州地税局开展了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双管齐下的“授人以渔”式扶贫。建立了村民学校、“爱心服务站”、党员活动室,购置学习书籍、电视、电脑等文化用品,开展养殖技术、农业生产等培训,提升村民知识水平和致富能力。

针对凤楼村基础薄弱,农业劳动力流失,农民增收难等现实问题,徐州地税局根据该村山多、石材丰富和荒山面积大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帮助建设了石材加工厂。目前石材加工厂已经发展到20多个,安排群众就业100多人,年社会效益1000多万元。同时,协助汴塘镇政府将一片山坡荒地进行改造平整,开发建设一个240亩的“返乡创业园”,为该村招商提供服务。目前,“返乡创业园”成功引进3家企业,其中1家已经投入生产,1家已建设完毕。另外省、市帮扶资金投入160万元,4000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8月底完工,可供安排低保就业人员150人。老支书张继云说:“过去经过此地,看到一片荒山心里闷得慌,现在大家经过这里心境大不一样。”

开展扶贫帮困等活动,使地税人共有一颗关注、同情、救助弱势群体的善心。49岁的周杰,是利国钢厂下岗职工,3个孩子,最小儿子6岁,全家户口一直没有落实,孩子上学成为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地税干部多次上门送去慰问金,给孩子买来了书包、文具、簿本、衣服等,并多方协调帮助解决上学问题。村民王凤山本人重残,孩子在外地上学,家庭极其困难,徐州地税局帮助王凤山进行了危房改造。村民张祥祥,既要独自抚养3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照顾婆婆及婆婆奶奶,徐州地税局组织干部职工多次前去慰问,并帮助她办起了家庭超市,获得了可观的效益。

爱心如海,行动作舟,泛舟于海,方显海之辽阔。近年来,徐州地税局把精准帮扶根植心中,用行动实践宗旨,用爱心帮助贫困户,用真情服务乡村,迈出了扶贫工作科学发展的铿锵有力的步伐。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6-28/39778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