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肖慧 2004年夏天,为了让每一个寒门学子一圆大学梦,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徐州市慈善总会,发起了“爱心助学”活动,并向社会庄严承诺:不让一个寒门学子辍学。 13年来,“爱心助学”活动已募集善款近千万元,助2000名徐州地区的优秀寒门学子顺利步入高等学府。这项爱心事业,早已成为徐州慈善事业中的闪亮明珠,为塑造有情有义的徐州精神,作出了最贴切的注脚。 爱心,源起于2004年的那个夏天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爱心助学活动,要从曾经的寒门学子李虎振说起。 2004年夏天,李虎振以606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谁知家里为他准备的1.7万元学费全部被盗。这些钱,是每月收入仅四五百元的父母10多年来的全部积蓄。 眼看着就要开学,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这个贫困的家庭陷入痛苦和绝望之中。李虎振的困境被徐州报业传媒集团的记者获悉,很快,《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彭城晚报》刊发了相关报道。徐州日报社职工自发组织为李虎振捐款,热心市民也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三天,就凑齐了李虎振的学费。 受此事启发,《徐州日报》推出了“爱心助学”活动,旨在帮助因各种原因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圆求学梦。每年高考后考取大学的徐州籍应届贫困生,持有乡镇(街道)以及学校的贫困证明和录取通知书,便可申请“爱心助学”基金。 “品学兼优,家境贫寒”是被资助的基本条件,徐报集团坚持“优中选优、困中选困”的原则,把善款捐助给最需要的学生。在确定资助对象的过程中,做好“层层把关”,通过实地走访进行全面核实,避免多途径申报和重复资助,并将核实情况进行社会公示,确保资助对象公开、公正。 13年前的那个夏天虽已渐行渐远,但由《徐州日报》推出的“爱心助学”活动却从此传承。 温情,感染社会各界关爱寒门学子 每年的七八月份,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三报一网”全媒体记者,为寻访寒门学子,足迹遍及徐州五区六县(市),零距离感知他们的辛酸疾苦,倾听他们的求学故事……一篇篇图文并茂的报道,引起无数徐州好人的关注。 绿健集团残疾员工杜文书每年都来捐款,八旬老人拄着拐杖来捐款,花季少年捐出奖学金,武警官兵集体捐出一个月的工资,小学生捐出了积攒多年的存钱罐,更有外地市民看到报道后,也欣然加入助学队伍,66岁的上海老人卢友良先生,连续两年捐款4万元,浙江商人於万里,一次“包”下4名贫困生4年的学费…… 从四面八方伸出的无私援手,是寒门学子顺利渡过难关的温暖力量;来自爱心事业单位的友情加盟,则是爱心助学的经费保障。2006年,徐报集团成立“情义徐州”助学基金,各企事业单位自愿加入,每家单位每年注入不低于3万元的助学基金。此举使爱心助学建立起长效机制。来自家乡的爱心企事业单位纷纷加盟,滨湖花园房产公司、绿健集团、青岛啤酒(彭城)有限公司、江苏国华集团、上海绿地徐州置业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徐州分公司、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江苏师范大学、育才驾校等单位年年参与,他们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人民,彰显出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坚持,打造助学品牌传承大爱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始终将“爱心助学”活动,作为报业第一品牌精心打造,每年都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多年来的助学历程中,曾经推出过“深情千纸鹤,温暖学子心”全城放飞千纸鹤活动、爱心行李认捐行动、“徐商与贫困学子‘一帮一’慈善助学见面会”、义卖报纸、助学慈善晚会……还有高分学子报告会,寻访寒门学子,受助学子回访,基金成员座谈会等常态化活动。今年,徐报集团还将运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等新媒体,向社会推广求助贫困学子的事迹及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捐款情况。 经过13年来的精心打造,爱心助学活动已帮助徐州地区的贫困学子2000余名,募集善款1000万余元,成为徐州慈善史上一座丰碑。2008年,徐州爱心助学活动被编入《中华慈善年鉴》;2012年,爱心助学团队入围中国好人榜,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今年7月6日,爱心助学的号角第14次吹响,随后的近两个月时间,像往年一样,“三报一网”记者将深入寻访最需要帮助的寒门学子,零距离感知他们的疾苦与心声,呈现他们的求学故事。不管是推荐身边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还是加入奉献爱心的队伍,在这条公益爱心大道上,我们欢迎您的加入。让我们携起手来,传递爱心,助寒门学子圆梦,践行慈善,创城市文明典范。热线电话:85690462 85690455 68886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