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薇
孕前检查有必要
陆卫青说,常有孕妇因为牙疼、面部肿胀,甚至吞咽困难来口腔科就诊。经检查,她们患有龋齿、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有的孕妇不光有这些疼痛症状,甚至还伴有发热,因为怀孕不敢随便使用药物,只能忍受病痛折磨,被动地等待症状缓解,“由于病牙等局部病灶没有清除,牙病随时会卷土重来,这些疾病已经影响到进食和休息,对胎儿生长发育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 ”
陆卫青建议,育龄期妇女或二胎妈妈,在怀孕前有必要去医院接受口腔科全面检查。如患有口腔疾病,应立即治疗,不能因为害怕而放弃,或心存侥幸延误治疗。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体组织疾患,应该通过补牙方法解决。因为在妊娠情况下,内分泌改变,容易发生妊娠期龈炎或妊娠性龈瘤,如果原来已有牙龈炎或牙周炎也会加重。
有研究表明,患有牙周疾病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危险是常人的7.5倍。所以,在计划怀孕前,应该接受常规的洁牙术,甚至包括龈下刮治术等牙周病治疗,控制牙菌斑,改善口腔卫生状况,预防妊娠期龈炎的发生。对一些患者来说,她们的智齿由于不能完全萌出而成为阻生齿,很容易在局部滞留食物,引起冠周炎,或影响其他牙齿,应该拔除。
生“牙病”了怎么办
有的孕妇很疑惑:平时牙齿没啥毛病,怀孕期间却出了问题?激素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怀孕后,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明显上升,使牙龈中血管增生,容易处于充血状态,对刺激非常敏感,容易诱发牙龈炎和牙周炎等。而且怀孕期间饮食结构有所改变,孕妇喜好酸甜食物,容易导致食物残留在牙齿表面,滋生细菌,造成龋齿。一些孕妇孕期反应大,反流的胃酸也会引起牙齿酸蚀等,增加患牙病的机会。医生告诫,妊娠期间需要精心护牙,必要时作简单治疗。
一般而言,怀孕前三个月和末三个月不宜进行复杂的口腔治疗,以防流产或早产,遇口腔急症仅作简单处理缓解症状,要注意避免 X线照射。怀孕中间三个月,虽然是孕期治疗的最佳时期,但也有注意事项。如果进行一些消毒及相关措施,在此期间也可进行补牙和根管治疗,但如果有妊娠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孕妇,不适合接受此类治疗。怀孕期间医生一般不建议拔牙,若因严重的急性炎症需拔除智齿的,在权衡利弊后,医生也会采取一定措施。
有的孕妇忍受不了疼痛,会去药房买些止痛药或其他药物。孕妇对药物使用需谨慎,比如四环素会使胎儿牙齿变色,口腔常用药甲硝唑(灭滴灵)可能致畸。所以最好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药物,避免影响胎儿。
陆卫青说,妊娠过程中,孕妇营养直接关系到胎儿生长发育,缺乏营养或营养不均衡,会导致牙齿钙化不良、牙釉质发育不全,孩子出生后牙齿易患龋病,甚至出现错合畸形、唇裂或腭裂等。妊娠期妇女应摄取足够营养,包括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D)和必要的微量元素以利于胎儿发育、骨骼和牙齿的形成和钙化。应避免过量摄食酸性食物以造成牙神经敏感。此外,还需少吃过甜食物,减少零食等。
“坐月子”也应刷牙
在我国民间素有 “坐月子不刷牙”的传统观念,认为月子期间刷牙、漱口会伤及牙肉,动摇牙根,造成牙龈出血甚至牙齿过早松动、脱落等。其实,产妇坐月子期间,每天会进食大量含有糖类、高蛋白的精细食物,这时候,整个口腔就会变成一个细菌繁殖的绝佳温床。如果一味坚持不刷牙,反倒成了日后隐患。
陆卫青说,一些产妇坐月子期间,妊娠期牙龈炎仍会延续,不刷牙会产生和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并引起口臭,甚至出现“生个孩子掉颗牙”的结果。正确做法是,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天天刷牙。不论是对孕妇还是产妇而言,刷牙是很好的护牙方式。刷牙时很有讲究,可使用贝氏刷牙法:上排牙齿从上往下刷,下排牙齿从下往上刷,上下排牙齿各刷几分钟。切勿只是横向刷牙,因为这种刷牙方式,容易伤害牙龈和牙齿。为避免过冷刺激口腔,最好使用温水刷牙,并泡软牙刷毛,或用软毛牙刷。当然,使用电动牙刷,或者在睡前使用漱口水都行。进食后,可适当使用牙线清除牙齿菌斑和软垢。
有人建议,产妇坐月子期间,可以用不含蔗糖的口香糖,通过咀嚼达到清洁牙齿的效果。对此,陆医生表示这种说法是误导,咀嚼口香糖并不能杀菌和清洁牙齿,还需通过刷牙来护理。另外,产妇最好在分娩两个月后到医院口腔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名医档案
陆卫青,男,上海市同济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科工作近20年,擅长根管治疗术,特别是髓底穿或细小、弯曲、钙化的根管和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治疗术。对于口腔粘膜病的诊治也积累了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