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援外赞歌 |
|
||
|
||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祥 通讯员 谈建荣 实习生 佟宇晗 摄影 陈艳 7月22日上午,第28期援桑给巴尔、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回国总结会在徐举行。 一年前,两支医疗队阔别家乡,远赴异国。他们以一颗颗赤诚之心,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挽救生命,传授医术,积极探索援外医疗创新模式,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他们既是受援国百姓的健康卫士,更是中外合作的友谊使者。 一年后,两支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任务,载誉归来。医疗队员们的无私付出,为中国外交事业铸就了一张“金字招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作出杰出贡献。 救死扶伤 传帮带教 践行中国医生的大爱仁心 “你们是优秀的中国医务工作者,你们是优秀的民间外交家,你们是优秀的中国形象使者,你们是优秀的国际主义战士,你们是优秀的一带一路理念践行者,你们是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者!”回国总结会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少冬一连用多个“优秀”来肯定两支医疗队作出的杰出贡献。他希望队员们传承发扬好援外医疗队精神,以援外工作为新的起点,在各自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自1964年8月起,江苏省承担向非洲桑给巴尔派遣援外医疗队的任务。1993年,又先后向南美洲圭亚那和欧洲马耳他派出援外医疗队。54年来,累计向桑给巴尔、圭亚那、马耳他等国家共派出61批医疗队(组),1021人次。累计救治受援国患者85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30多万例,抢救危重病人近7万人,开展各种新技术、新项目500多种。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及充分肯定,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由徐州市、徐州医科大学和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组建,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由徐州市、盐城市和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共同组建。经过严格的选拔审核,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共20名队员,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人,徐州市中心医院11人,专业涉及眼科、口腔科、骨科、心内科、儿科、妇产科、普外科、耳鼻喉科、消化科、泌尿外科、放射科、麻醉科、影像科、理疗科等,徐州市医科大学1人,担任翻译工作;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共6名队员,3名来自徐州市中医院,分别为康复科医生、脑病针灸科医生和营养师。 受援国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院内防护措施差,生活工作条件艰苦,多种传染病流行……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击垮援外队员们的意志,一到受援国,医者的使命和祖国的重托让他们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天连续十几台手术,每天站立近10个小时,24小时随叫随到,带伤依然坚持工作……他们在这片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土地上烙下了中国医生的坚实脚印,践行着中国医生的大爱仁心。 一位严重的哮喘患者不能自主呼吸,生命危在旦夕。赵跃武和秦健医生坚持一个半小时不间断地徒手挤压胸廓,最终患者的自主呼吸节律建立,康复出院。 还有一名患者因恶性肿瘤破溃而严重失血至昏迷,因肿瘤已向盆腔和腹壁扩散,手术一度十分紧张。仲永医生沉着冷静应对,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手术圆满成功,病灶出血停止。 60多岁的患者玛利亚患有双膝关节骨关节炎并伴有半月板损伤,术后行走困难。史江峰医生为其针灸治疗,辅以穴位按摩康复。第一次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一个多月后,疼痛消失,患者行走如常。 深夜时分,年轻妈妈玛丽姆产后大出血,生命垂危。在接到当地医生的求助电话后,陶巍医生第一时间赶回医院手术室,对患者紧急实施手术,不仅挽救了产妇生命,还帮助这位年轻妈妈保住了子宫。 孩子的气管里卡住了一枚螺丝钉,李华超医生凭借支气管镜以不开刀的方式紧急抢救,获得桑给巴尔国家电视台盛赞:我们见证了你的医术,我们需要你这样的朋友! 援外队员们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展着医疗服务,通过“传帮带教”,手把手为当地医生传授诊疗经验和救治技术,帮助医院改善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举行教学讲座,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培养独当一面的当地医生。 张俊杰医生自己动手编写英文手术教材,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进行手术。队员们展现了中国专家高超医术,也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他们为受援国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极大地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截至2019年6月底,援外医疗队陆续开展包括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心脏彩超、利用血涂片诊断血液病、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包穿刺置管术、脑电图检查、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等在内的医疗新技术51项,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因地适宜开展多项疑难复杂手术,近百项手术成为当地首次。 《华人世界》《人民日报》、《健康报》《欧洲时报》国家卫健委网站等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史无前例地数十次报道了援外医疗队的风采事迹。 积极创新 扩大影响 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 在海外传播 针对在马耳他不能使用西医西药及中药的实际情况,援马耳他医疗队的队员们积极开展针刺、艾灸、拔罐、刺血、刮痧、火针、推拿、理疗等近30种中医外治特色绿色疗法,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举办传统医学展,积极组织首届中马中西医学术交流会,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荐给世界。这次展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先后在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马耳他大学和中国静园展出,展出时间由原定的两个月延长至五个月,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展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为传统医学展配套讲座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吸引了马耳他当地主流媒体和国内主流媒体的热切关注。中国驻马耳他姜江大使和经商处周世杰参赞也对中医文化展的成功举办表示高度肯定。 利用业余时间,援马耳他医疗队多次开展教学培训和对外宣传工作,成为传播中马友谊当之无愧的民间外交使者。立足马耳他,辐射地中海,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和培训留学生与当地医护人员的工作,培训来自比利时和瑞士、意大利学员3名,在培养中医人才的同时更好地宣传中医药文化。 医疗队积极开展义诊活动,在卡坎拉市总统慈善义诊、中国医师节义诊、在马耳他玛莎什洛克市与上海电力、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化之夜”活动以及马耳他一年一度的“瓦莱塔不夜城”活动中,通过展示中医展品,开展中医宣传和现场演示,吸引大批马耳他人及游客,义诊咨询达数百人次。联合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一期太极拳培训班,面向当地中学生开展中医科普知识讲座并教授眼保健操。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更多马耳他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医,提升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 地中海中医中心在马耳他已有25年的历史,中医中心如何突破并扩大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医疗队在圣母医院举办首届中马中西医学术交流会,70多位当地知名医生、教授、医务工作者、医学院学生和中医爱好者积极参与,就在马耳他等欧洲国家推进中西医结合以及加强中医教学培训、配套制度建设等进行热烈讨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搭建平台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家国情怀 中国担当 平安凯旋谱写新时代援外赞歌 在异国他乡践行医者责任的队员们,最牵挂的,是万里之遥的祖国和亲人。生病住院的家人,备战中高考的孩子,都是他们心之所系。家人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们远在异国的彷徨散去;医院领导的关怀与慰问,让他们坚定信念,在前方奋斗时无后顾之忧。 “为期一年的援外任务顺利完成,亲人们平安归来了。看到队员们又黑又瘦,可想而知他们在外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也体会到他们报喜不报忧的良苦用心。”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队长史江峰的爱人孙慧丽也是一位医生,她说,看到他们在异国他乡取得的成绩,我体会到出国才知道爱国,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我的亲人能为援外医疗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家属,我在感到光荣之余,唯有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小家团圆固然美好,但如果国家需要,暂时舍小家,家国命运紧密相连,自然会有家国情怀。 “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家里都很支持他的工作。”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秦健的爱人魏燕在法院工作,平常工作也很忙碌,但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工作家庭一肩挑,还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公公病中、逢年过节,市一院的领导、秦健同事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帮助,让她觉得特别温暖。 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徐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松涛的爱人是财校老师,家里老人年龄大了,女儿还很小,里里外外只能靠妻子一个人照顾。“说句真心话,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回家,对于我们的小家庭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在援外的一年时间里,作为家属代表她曾远赴桑给巴尔,去了之后才切身体会到当地条件的艰苦与恶劣,基地经常停水断电,没有真正的淡水,洗出来的衣服都是发黄的,非洲的紫外线极强,还常有跳蚤出现。但队员们之间很团结很和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谁有困难都会一起帮忙一起解决。在国内,家里老人孩子生病的时候,是家属最困难最难熬的日子,医院领导安排了联络人,每逢过年都会慰问家属,解决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一年的援外经历,是人生中重要的宝贵财富。”副市长李燕说:“你们满载收获的喜悦平安凯旋,回到祖国怀抱,回到亲人身边,我们为你们而高兴!你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历尽艰辛,无私奉献,为祖国博得荣誉,为江苏增添光彩,为徐州赢得掌声,我们为你们而喝彩!你们在援外医疗工作中所取得的业绩,将永载我国援外工作史册。” “希望全体医疗队员继续发扬援外精神,以援外经历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在推进新时代徐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作出新的贡献。”徐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吴宪说。 欢迎回家!第28期给桑给巴尔、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愿你们调养好身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