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李晴,也是徐州市第一批应急救援医疗队的一员。大年三十,正和爸妈团聚时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她说:“如果需要,我去!”
记者2月5日电话采访她的近一个小时时间里,她自始至终语气轻松,充满希望,只是一句“我现在就想在爸妈身边哈哈”,让记者忽地想起:哦,原来她也只是一个依恋父母的大女孩。
她像“向日葵”一样,平凡却温暖
怕父母担心,嘴上说“权当去旅游了”
李晴的微信名叫“向日葵”,头像是一只憨厚可爱的斑点狗。
2010年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后,李晴就一直在徐州市中医院工作,目前是呼吸科的一名主管护师。
大年三十那天,李晴回沛县老家和父母团聚,正陪家人聊天,她的电话响了,是支援武汉任务的通知。接到电话,她当即表示:“如果需要,我愿意去!”父母得知女儿要去武汉,急着问:“去武汉?那里不是很危险吗?”“不危险,我之前给你们说的,都是吓你们的,没那么严重。我还没去过武汉呢,权当去旅游了!你们别担心。”
嘴上说得轻松,李晴的内心却是无比复杂的。她知道,武汉当时的情况很不好,内心一直忐忑不安。但职业的使命感让她勇往直前,况且“我长期在呼吸科工作,我有经验。”她笑着说。
为了省防护服,“只能少喝水,憋着”
“最期待摘下护目镜,看到满目清晰的那一刻”
大年初二,到达武汉后,李晴说,她的心反而安定下来了。“就像高考了,考前很紧张,真正坐在考场上,也觉不到紧张了。”虽然疫情严重程度超出想象,但医院周边超市仍然正常营业,这让担心断粮、提前储备了“干货”的李晴放心了很多。
这是一场关乎生命的战役,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初二到达,经过严格培训,李晴和同去的护士们初五正式进入病房工作。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还有手套,他们笨拙了许多。“除了行走不便,护目镜有水汽视线会变模糊,只能透过清晰的一个小角看病人床号,比平时费时费劲。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摘下护目镜,看到满目清晰的那一刻。”
李晴说,虽然绝大多数病人都有留置针,也不排除每天要为少数患者静脉注射扎针。“戴着双层手套怎么找血管?”李晴说,刚到那,他们就面临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主要还是心理上不习惯。”克服了第一次“戴手套扎针”的心理障碍后,现在,她已经习惯戴着厚厚的手套为患者扎针了。
为了省防护服,他们还带了纸尿裤,“但是太不习惯了,只能少喝水,憋着。”李晴说,目前他们是“三班倒”,休息时间,她只想疯狂喝水,然后大睡一场。“工作时候精力高度集中,强度也大,出了病房,感觉紧绷的神经和身体,一下子塌了。”
怀孕八个月仍奋战在一线的护士长、给江苏医疗队送来水果并附上贴心话语以表感激的当地市民、倍感感激又体贴他们辛劳的患者……严峻的疫情之下,李晴像她的微信名一样,一路向前,一路收获点滴感动。当然,还少不了来自家乡领导同事亲人们的、最强有力的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