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报融媒记者 徐晓旭 2月2日,徐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晁亚丽,带领徐医附院“硬核”医疗队,随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出发。这段时间,在重症病房,她与死神展开抢夺生命的“战斗”。 1月30日早上,刚从新疆克州人民医院执行援疆任务回来两周的晁亚丽,写下《请战书》:“目前科室的同事们也在超负荷运转,如果有需要,我可以随时奔赴前线。第一批的同仁们是最伟大的,他们已经坚持了很久,正需要我们这样的一线医生去轮换。如果医院有需要,我申请第一个报名,没有国何谈家,没有附院何谈我们个人。”晁亚丽作为队长,带领徐医附院7人“硬核”医疗队支援武汉。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周岁,掌握全面的救治技术,具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经验。 晁亚丽在重症病房里工作,护目镜里的雾气迷糊了双眼,于是低下头,晃一晃脑袋,让护目镜里凝结的汗水划出一道缝隙,终于从这缝隙中看到呼吸机的面板,调参数、肺复张。看着患者氧饱和度的上升,早已忘记防护服里被汗浸透后的冰凉。 晁亚丽说,2月6日上夜班那天,手上有16个病人,9个插管、2个高流量、2个鼻导管、2个无创呼吸机。把呼吸机从1床推到23床,她衣服都湿透了。一停下来,浑身冻得直打寒战。手套太紧了,麻木、疼痛……在ICU中一阵出汗一阵凉,高强度高负荷,让晁亚丽十多个小时不想吃饭、喝水。 病房里有位危重患者生命垂危,无创面罩呼吸机治疗效果有限,进一步的抢救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ECMO(人工心肺)治疗。因病房条件有限,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病毒感染。危急时刻,晁亚丽一边跪在地上为病人插管,一边在面罩后面急促地呼吸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转。重症转轻,随之而来的是康复,心理康复就是其中一部分。 2月14日,晁亚丽等人为患者送上巧克力和一张特殊的爱心处方。病房里,患者们看着这张处方十分高兴,他们跟医生一起高呼:中国加油! 病人问她的名字,想出院后把她的名字裱起来作为感谢。晁亚丽说:“我们共同的名字叫医生。” 连续十几天睡不好觉,同事就在隔壁,但是不能相见也不能畅所欲言,平常柴米油盐的日子变成了奢侈。匆匆的背影,负重前行,也许唯有患者的健康,才能使她步履轻松,安然入眠。晁亚丽给自己鼓劲、加油,新入院患者已经减少,坚持住。“我愿,这街道,再次人头攒动;我愿,长江大桥,再次车流如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