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坚守,顾军花(右)和团队成员们共同筑牢无锡空中通道安全防线。崔炜摄
不下高速的货车司机、不出小区的“外卖大哥”、坚守“疫”线的机场转运专班……在江苏这一轮战“疫”中,一个个平凡的身影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是疫情下冲锋逆行的“孤勇者”,却汇聚起疫情防控的温暖力量,努力保障着社会秩序的运转。
不下高速的货车司机
沈爱军没想到,因为疫情造成的“意外”,他担起了防疫物资外运的重担。
4月2日,载着约60吨的货物,司机沈爱军从江苏金湖县前往上海,但在完成运输任务返程下高速时,得知自己需要集中隔离,他犹豫了。集中隔离产生的费用需要自行承担,下还是不下,这是一个问题。
作为江苏防疫物资的重要生产基地,包括生产口罩的金卫集团,生产84消毒液的爱特福集团都坐落在金湖县。疫情以来,这里尤为忙碌。与此相应,防疫物资怎么运出去也是一时的难题。
“物流不畅,上海有好几批订单都不能及时发出,眼下上海正是需要防疫物资的时候。”爱特福集团工作人员纪从林为此苦无办法。
沈爱军所在的车队和爱特福集团合作已久。得知彼此需求后,双方一拍即合,爱特福厂里积压的一批批84消毒液,总算有了运出去的通道。
连日来,沈爱军与爱特福集团员工在金湖县的高速路口一次次进行着消杀、交接、转运的工作,一批批防疫物资得以运往上海。而在江苏省内的各条高速公路上,一批批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也由“沈师傅们”转运到了各个有需求的地方去。
“4月12日是我呆在高速公路上的第10天。10天中,睡得最久的一次只有5个小时。”沈爱军说,在高速卡口需要查码、验核酸,这段路往往也会排队,也成了他临时休憩的时候。“有一次排队等候时我睡着了,交警敲车窗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给我鼓励,或许这就叫共克时艰吧。”沈爱军笑着说。
出不了小区的“外卖大哥”
4月1日,带着“队友们”临别时赠送的牛奶、水果,48岁的“外卖大哥”朱运东离开了南京市栖霞区文康苑小区,总算踏上了回家的路。
朱运东是送外卖时被隔离进来的。3月15日晚21点50分,朱运东到文康苑小区21栋送外卖,“也就短短的6分钟,调转车头时发现,小区门口已经拉起警戒线。”
“来时好好的,转脸回不去了。”当晚,朱运东在社区办公室的沙发上辗转难眠。他的儿子在武汉上大学,女儿在家里上网课,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一天至少跑11个小时,拼一拼能送到60多单,一天收入300多元,封闭了可咋办?”
3月16日凌晨2点左右,一辆大客车接走了需要集中隔离的居民,核酸检测点已布置到位,防疫和保障物资不断运进来......一切井然有序。“现在哪里都去不了,当志愿者挺好的。”以前都是看别人做志愿者,这一次朱运东也决定加入。
他选择加入了“5栋服务队”,也就是此前排查出多名阳性感染者所在的楼栋,这支临时志愿服务队伍由18名社区人员、3名志愿者组成,朱运东主要负责搬运物资等工作。
搬运、分发、配送......3月16日一大早,朱运东的志愿者生活开始了,每天忙得很充实。 4月1日,文康苑解封,朱运东百感交集。“从最初无奈留下,到后来参与抗疫,这是一趟难忘的经历。”他说。
坚守“疫”线的机场转运专班
为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机场等重点场所,无锡市新吴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机场转运专班已经运转了700多天。
来自空港经开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的顾军花,是这个51人专班队伍的负责人。在专班所在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每当一架班机落地,旅客下机后,防疫专班的工作人员都要协调旅客完成“身份信息核查”“查看健康码”“查询行程轨迹”“签署承诺书”“协调联络各地方防控指挥部”等一系列防疫工作,往往一趟航班查验下来要花2小时左右。
截至目前,这支队伍也实现国内防疫“零差错”、涉外防疫“零失误”、员工防疫“零感染”的成绩。成绩的背后,是每一名队员的日夜坚守。
“去年夏天,有一次我们一天保障了24个航班,当天核查从中高风险地区抵达的旅客近7000人,队员们忙到不敢喝水,厕所没时间上,休息更是谈不上了。”顾军花说,机场专班队员的作息时间都是跟着航班走的,当天航班没有结束,队员们就不能休息。
有的旅客对防疫政策不理解,会表现出烦燥的情绪,对此,顾军花总是耐心解释。“与旅客沟通,要讲究艺术。”顾军花说,由于戴着面罩和口罩,讲话太轻旅客会听不清楚,如果声音太大,旅客又会误以为态度不好,所以要非常注意说话的音量和语气。专班队员们用贴心的服务感动了不少旅客,常常有人对顾军花和她的同事竖起大拇指。
战“疫”两年多,他们始终坚持。“虽然辛苦,但是这项工作非常值得全身心去做,因为做好了防疫工作,孩子们才可以正常上下学,市民才可以放心去菜场买菜,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家才可以尽情到公园去赏花,这是我和小伙伴们最乐意看到的场景,也是让我们感到最自豪的。”顾军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