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 通讯员 孙海芹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经过“十三五”的拼搏奋斗,尤其是2017年以来“转方式、调结构、强内涵”的高质量转型建设发展,徐州市中心医院始终把“服务徐州、辐射淮海、比肩一流、联接国际”作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担当和追求,攻坚克难、稳中求变。用实干书写大院担当,用创新推动医院发展,用服务赢得百姓口碑,医院的品牌度不断提升。 社科院最新公布的江苏省十强医院排名中,徐州市中心医院高居省十强医院第8位; 2019年中国地级城市医院排名升至第10位; 2020年公布的江苏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徐州市中心医院获A等次,位列全省综合医院第九、徐州第一; 在徐州市公立综合医院2017、2018、2019年度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且排名第一; 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数近三年翻番,其中2019年,7个科室同时晋级,当年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总量全省最多。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作为全力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引领者”与“示范者”,更要内修心志,外练筋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强化人才引进和重点学专科建设不动摇,始终把对患者的服务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徐州市中心医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不会改变,当好健康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使命不会改变。 坚持人民至上 将使命担当融入医院血脉 2020年11月26日,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徐州市中心医院获评“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路雯、魏翠获评“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徐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培安表示,此次获评全省抗疫先进集体荣誉是对全院职工的褒奖和鞭策。面对当前较为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医院将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认真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为广大百姓提供好优质的医疗救治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迅速派出精兵强将驰援湖北抗疫。王志栋、吴樱、梁璇、路雯、王犇、李玉峰、魏翠……这些临床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医护人员,带着医者的责任和使命,在荆楚战场上与当地同仁精诚协作、共抗病毒。 还有史载祥、石祥彦和赵熙,他们的战场是徐州市传染病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当时,一名67岁的女性患者呼吸严重衰竭,徘徊在濒死边缘,在省、市两级专家组的会诊指导下,史载祥他们在病房里采取积极抢救。经过一周的精心救治,他们成功地让患者摆脱了“病危”警告,展现了大院主力担当。 疫情防控斗争中,守好医疗主战场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为此,徐州市中心医院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相关部署要求,不断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持续落实推进防控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其疫情防控工作在国家、省、市等多轮检查督查中均获好评。 国务院指导组到中心医院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对门诊预检分诊防控措施“红蓝白绿”“四向分流”等在疫情防控救治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得益于疫情防控工作抓得实、落得细、见成效,徐州市中心医院在国家、省、市等多轮检查督查中均获好评。其中,“四色分诊”“四向分流”预检分诊举措还在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门诊管理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上荣获“门诊管理创新案例”一等奖。 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诊疗秩序的开展,医院在全市医疗系统率先启用“实名制健康码安全智慧门禁平台”(智能闸机),以提高预检分诊能力,创造安全便捷的就医环境。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主体力量,市中心医院将不断坚持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诊疗工作,巩固好疫情防控成果,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把荣誉转化为动力,将责任转化为担当,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时俱进地审视自身工作,更高水平地探索创新,自觉对标、自加压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践行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当好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坚持创新至重 以学科建设推动改革发展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重要医改任务,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更是肩负着率先垂范、引领方向的重任。近两年,市中心医院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补短板、建高地、促发展为原则,遵循学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人才,积极构筑人才高地,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建设发展走在同行业前列。 2018年11月,市中心医院依托北大医院心脏外科的超强实力,引进该院心脏外科肖锋主任团队。一年的时间,肖锋团队成功完成332例高难度手术,远超历年同期例数,在整个淮海经济区首屈一指,这也促使该院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瓣膜病、危重大血管病变的外科治疗更上一层楼。 2018年1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团队首次派出专家常驻合作医院,由闫军博士担任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全面提升医院肝胆外科诊疗能力。在闫军博士的带领下,结合临床需要,肝胆胰中心的专家们开展医院首例腹腔镜解剖性肝ⅣB段切除术、成功实施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使得更多的肝胆胰疾病患者得到了更精准的手术治疗。 心血管病专业霍勇团队、康复医学学科励建安院士专家团队、生殖医学专业吴效科团队……徐州市中心医院近3年来引进徐州市临床专家A类团队5个,引进A类团队数全市领先,这种借力引智的做法打响了医院多个学科品牌,大大增强了患者来院就医的信心。 医学新技术的引进、创新、应用,对于推动卫生健康科技进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引进和应用医学新技术、加强医学高新技术规范管理、提高常见疾病与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增强新发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理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手术成功,目前各项指标正常,可以出院了。”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病房里,20岁的褚女士(化名)正在接受口腔科主任孟箭的日常查房检查,听到这句话,她和家人终于松了口气。患有“腭部腺样囊性癌”的褚女士此前奔波多地求医,然而,“切掉半边脸”的手术方案让她实在难以接受,后来决定找孟箭“碰碰运气”。 “患者很年轻,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找到‘两全其美’的治疗方法!”顶住压力,孟箭团队改进了“放射性粒子植入精准治疗”新技术,褚女士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后,肿块消失。2019年,该技术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近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大力鼓励科室及个人积极引进成熟、适用、先进的医学新技术,同时对已引进的医学新技术加以创新,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技术水平更高、社会影响力更大、广大患者更信赖的医疗品牌,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推动医院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通过医疗新技术的研究、引进与广泛应用,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学科建设内涵、整体实力有效提升。2016年-2020年,该院共获得省级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其中,2019年度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一等奖获奖总数并列江苏省第二。 坚持救治至先 为患者就医消除难点痛点 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借助区域辐射范围及影响力,输送“看家本领”。 对急性心梗等急性胸痛患者来说,早识别、早呼救、早确诊、早救治十分关键。如何才能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治疗?以“多学科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为特征的胸痛中心建设成为医院首选。 2014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内组建胸痛中心,成为这一新型医疗模式的探路者。如今,经过6年多的实践探索,他们不仅要“自身强”还要“整体强”,不仅要打通“救治的最后一公里”,更要打通“起跑的第一公里”。 徐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技术总监、心脏诊疗中心主任韩冰介绍,胸痛中心建设是利用每个医联体医院和急救车上配置的信息传输系统,将120抢救现场、转运途中基层医院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血压、血氧、肌钙蛋白、血气等生命体征数据、医学影像、视频等实时连续传输到胸痛中心,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这样,当患者进入医院后,绕过急诊科和CCU可直接进入导管室进行急诊介入治疗,确保了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的平均用时在有效的范围内,取得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下降、患者预后改善的效果。 2016年,徐州市中心医院成为了首批“国家级胸痛中心示范中心”,注重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开始对基层医院进行胸痛诊疗方面的培训、认证。2019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的发起下,徐州市胸痛救治联盟成立,首批成员单位25家,基本涵盖全市所有的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 但是,一个客观情况是,这种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多分布在主城区,对于偏远基层患者来说,心肌抢救时间仍然紧迫。 2020年11月28日,徐州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启动会上,丰县欢口镇中心卫生院等29家基层医疗机构被评定为第一批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单位。韩冰表示,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向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延伸,不仅能提升医疗救治网络和体系的运行和救治效率,增加救治的成功率,也可以借此向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宣教,增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徐州市中心医院主动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通过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共绘区域“同心圆”。 医院先后托管了徐州市市级机关医院、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市康复医院和睢宁县双沟医院,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多家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构建起“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疗联合体”。2018年,该院与丰县人民医院、新沂铁路医院、铜山中医院、铜山汉王中心卫生院、山东省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受援医院在专科建设、诊疗水平、科研教学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使广大农村患者在县乡基层医院即可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在对陕西省勉县医院实行“组团式对口帮扶”的过程中,该院数十年如一日,加大帮扶力度,助推医院发展。凭借着出色的帮扶成效,医院收获了2018年“陕西省医疗卫生对口帮扶贡献奖”。 坚持服务至优 以患者感受为最终落脚点 日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和健康报社联合举办的改善医疗服务典型经验交流总结大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大会总结了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相关工作,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徐州市中心医院获“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荣誉称号,CT室、肝胆胰中心获“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呼吸内科武焱旻、检验科牛国平获“2020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工作者”称号。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始终是新阶段医院高质量建设的核心任务。 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肿瘤中心、创伤中心等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相继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市中心医院各临床科室也纷纷聚焦“协同”“更新”,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加速康复!势在必行!”在指导加速康复理念在骨科的应用时,骨科学科带头人马超如是说。作为年手术量1.2万台次的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床位十分紧张,而骨科(加速康复)门诊和专科病房的设立,让“调动多方面资源”这一理念成为现实。 据了解,“优化加速康复措施”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和指征来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麻醉、营养、康复等“一站式”床边服务。在重点突出优质、效率的模式下,患者会获得更多的就医舒适感,术后早期下床、早期恢复口服饮食,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提高器官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省了医疗资源。基本实现患者在术后1-2小时可辅助下床活动、术后住院1-2天就康复出院的效果。 “要想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就必须紧跟新时代、回应新要求,不断创新发展、精准施策,让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提升都牢牢踏在患者感受这个最终落脚点上。”王培安如是说。 据了解,随着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徐州市中心医院本部和新城分院与市民的连结更加紧密。为方便市民搭乘,医院在离院区最近的地铁出入口,设置了通往地面的垂直电梯。 大院就该有大院的担当。在王培安看来,针对新时代群众医疗需求和贯彻国家健康大战略,医院必须凝聚改革力量,踏稳创新基石,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扩大标杆辐射范围,加快淮海经济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伐,让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上,徐州市中心医院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建设淮海经济区区域性医疗高地树立时代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