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网(陈文苏)4月30日,徐医附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使用锦江电子脉冲消融(PFA)系统,成功为一位老年女性进行了房颤手术。该术式系脉冲场消融设备上市后首次在淮海经济区开展,脉冲电场消融术进一步提高了房颤导管消融的效率和安全性,为房颤导管消融提供了新选择,将为更多房颤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
这位患者有心房颤动病史多年,曾出现心源性卒中并发症。既往曾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前左房CTA显示肺静脉存在变异(左侧肺静脉共干,右侧三根肺静脉),这些因素均增加了手术难度。然而,手术中环肺静脉脉冲放电的关键步骤用时仅17分钟,手术全程X射线曝光时间仅130秒。手术结束时,患者感叹手术做得真快。
此手术仅需局部麻醉即可,穿刺房间隔后首先使用LEAD-Mapping®三维标测系统完成心房的模型重建,并应用一次性Pulsed FA这一根脉冲消融导管同步行高密度基质标测,基质标测显示患者左房存在大范围低电压区域。建模及标测完成后应用环形脉冲消融导管完成双侧肺静脉前庭区域消融,并验证双侧肺静脉双向阻滞。此病例左房基质较差,心房病变较重,消融改良需较多,徐医附院团队率先利用环形脉冲导管电极选择的方法进行线性消融,予以Box消融改良左房后壁基质。消融完成后程序刺激诱发围绕二尖瓣环折返的房扑,又再次对二尖瓣峡部区域进行线性消融,并成功终止心动过速。术中患者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肌颤反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第二天患者即顺利出院,短期随访未见房颤复发,无消化道不适。
徐医附院张超群主任医师表示,同传统射频消融相比,脉冲场消融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脉冲场消融具有优秀的组织选择性,从而避免冠状动脉、膈神经、食道等邻近组织受损伤,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二是不太需要依赖导管贴靠力便能造成广泛的心肌损伤;三是消融速度极快,甚至以毫秒或微妙计算,单次消融放电时间只需数秒,相比传统方式的消融效率提高了数倍;四是消融阈值具有组织特异性,从而可特异性消融某些特定组织(比如心肌)。电生理团队王志荣主任也对脉冲场消融表示高度认可:脉冲场消融是房颤消融技术领域的变革,是中国电生理行业的发展的巨大进步,相信这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一定能造福广大的心房颤动患者。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淮海经济区首家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2020年建立徐州市房颤中心联盟。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绿色电生理手术、全三维模式下AI指导的房颤射频消融及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新技术。心律失常团队设有单独的房颤门诊和起搏器随访门诊,每年完成各种器械植入和射频消融手术1000台次左右,手术数量、难度及成功率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及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等多层次科研项目10余项,在EHJ- Cardiovascular Imaging、EHJ-Imaging Methods and Practice、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imaging等国际心血管领域顶刊及中国循环、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了多部医学专著。
文、图/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