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特色医院 > 正文

“号外、号外!福音到!”——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后扶正合剂来啦!

产后不再身痛

月子病可预防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坐月子的习俗,而月子期也在医学上称为恶露期。很多女性生育后会遇到恶露不尽的情况,传统中医会为产妇开生化方进行治疗,但生化方一般针对“失血体虚、恶露排除”的新产妇,对饱受月子病困扰多年的妈妈效用有限。

 为治疗妈妈们产后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畏寒怕冷等病症,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总药师石祥奎带领团队,与康复科主任中医师李晓辉共同研发出了产后扶正合剂。

微信图片_20240520155341.jpg

产后扶正合剂

 产后扶正合剂为产后或流产后女性调理用药。女性如果在产后忽视保暖及营养,就容易出现脱发、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僵硬、畏寒怕冷等症状,且中老年之后痛症会不断加重,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月子病”。产后扶正合剂对于补血补气有明显功效,针对产后脱发效果尤为显著,可用于疏通关节、预防月子病,维护女性身体健康。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研发团队采用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量化每一种中药的主要成分指标,解决等效性问题,实现中药现代化,并制定新的质量控制标准,保证疗效。十余年研发历程中的各种试验,如稳定性试验、安全性试验、临床观察、临床随访等依次通过。产后扶正合剂对于女性生殖健康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填补了国内药物空白,是近十几年来江苏省首次批准的中药制剂,进入了江苏医保药品目录。

 攻坚克难,解决中药卡脖子问题;道地药材,利用现代提取技术。

微信图片_20240520155346.jpg

中医理论及优势

 产后扶正合剂由黄芪、桂枝、鸡血藤、当归、羌活、独活、大枣、熟地黄、川芎等组成,以扶正养血,益气温经为主,佐以散寒通络之品,与产后身痛病机相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上加减药味对气血两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产后身痛疗效显著,方中黄芪,桂枝为君药,黄芪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臣以鸡血藤、当归、羌活、独活,其中鸡血藤和当归,能使血生气旺、阳生阴长、益血和肝。羌活长于去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去下部风寒湿邪。佐以大枣、熟地,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当归之功,熟地敛阴养血,防止疏散太过而伤阴,使以川芎行气活血。诸药相伍,驱寒散痛,养血补气,通经活络。

 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发病机制为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亏虚,四肢百骸、筋脉关节失于濡养,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痹阻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瘀滞而痛。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以扶正养血,益气温经为主,兼以祛邪通络。产后扶正合剂是由李晓辉主任中医师在《金匮要略》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基础上加减药味,研制出的院内经验协定处方,临床使用已10余年,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用于产后发汗及治疗产后身痛,长期疗效极佳,为数千名患者缓解了痛苦。

微信图片_20240520155350.jpg

临床应用优势

 驱寒散痛,养血补气,通经活络,对气血两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产后身痛疗效显著,再辅以桑拿蒸房,对于产后产妇可谓既驱寒散痛又养血补气,通乳活络,可有效用于产妇产后身体康复和预防保健。

 减少产后身痛发病几率,改善产后身痛迁延不愈状况,提高产后女性生活质量。

 从医学预防角度,本品的应用可以减少产后女性在40岁后,因生育造成骨关节、神经等方面的疼痛疾病的大病几率。

 产后扶正合剂驱寒散痛、养血补气、通乳活络,消除了哺乳期女性用药安全的顾虑,同时对乳腺畅通有促进作用。

产后扶正合剂的使用适用人群

 产后扶正合剂主要为产后或流产后女性调理用药,可预防女性产后容易出现的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僵硬、畏寒怕冷等诸多症状,这些痛症部分出现在中老年之后,我们俗称月子病,现在西医称为“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病”、“产后风湿痹痛”等,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关节不适、疼痛、酸痛、重着、麻木或功能轻度受限,症状与气候变化相关。西医学产褥期中因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类似症状者,可与本病互参。

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活血,散寒通络除痹。用于气血两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产后身痛,症见: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关节功能轻度受限等。

文、图/由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提供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tsyy/2024-05-21/46045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