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京9月17日电 (记者朱殿平)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6.9平方米;经过深度处理达到优质水的比例近65%;基本实现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筑产业规模、建筑业总产值长期保持全国第一……17日上午,江苏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晒出了“城乡建设高质量”的发展成绩单。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介绍,为实现“住有所居”,江苏扎实推动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省级适老化住区建设和省级宜居住区建设等民生工程。2008年以来,全省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18万套,超过900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出棚、解危、安居”。到2018年底,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6.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41.2平方米,百姓居住水平显著提高。
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方面,江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少老一辈人的心里,可能留着过去打井水的记忆,很多地方可能一个县城就一个自来水龙头,老百姓用水很不方便。” 顾小平说,为实现人民群众有水喝、喝好水,到2018年底,江苏供水能力达到2949.6万立方米/日,经过深度处理达到优质水的比例近65%,位居全国前列,构建了完整的从“源头水”到“龙头水”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
此外,全省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88座,处理能力达到7.31万吨/日,基本实现了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垃圾焚烧占比均为全国领先。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江苏不断推进便民绿地、“厕所革命”、停车便利化等民生工程,仅2018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城市公厕1757座,新增停车泊位超过19万个。
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补上的“短板”。“去年9月份以来,盐城将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来推进,坚持不能‘盖错房’、不能‘用错地’。”盐城市副市长李逸浩介绍,当地坚持规模要合适、质量有保障、财力能承受原则,优先改善四类人群、空心村、全村村民意愿强烈地方的住房条件,已开工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197个,主体竣工84个,完成4.8万户农房改善,预计到今年底累计投入资金约90亿元,完成6.5万户左右农房改善任务。顾小平也透露,江苏近三年将完成30万户农户改造任务,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
作为建筑大省,江苏也在谋求产业转型。据统计,目前江苏绿色建筑数量、节能建筑规模、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全省建筑产业规模、建筑业总产值长期保持全国第一,2018年突破3.4万亿元,特级资质企业达到80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5.5%,带动就业近860万人,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度超过35%,“江苏铁军”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顾小平表示,为进一步助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住房工作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将向“住有宜居”迈进、市政基础设施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城市管理在强化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方向迈进、城市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向品质提升迈进、建筑产业在总量最大的基础上向实力最强迈进、乡村在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向美丽宜居迈进,为江苏实现“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一目标作出更大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