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晒家底实时比勤政
———徐州贾汪为官员评价方式探路
对于为官者,人们最基本的期许无非两个字:一个是勤,一个是廉。
今年1月,在参考各地有关试点的基础上,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将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推出“勤廉评价系统”,要求全区600多名科级干部不仅要在网上如实公布其个人财产,还须实时公布其职责分工及每周、每月工作计划,接受群众监督。
作为监督者,市民可登录上述系统,通过“监督台”“百姓心声”“举报中心”“廉政公众评价系统”等板块反映问题、进行举报,或以投票方式对相关部门及官员的勤政廉洁表现做出评价。除了涉密的举报信息,公众评价结果均在网上及时公布。纪检、监察部门则根据各部门及官员的公示情况和公众评价结果,分别对他们做出考评,对工作不力或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的,视具体情况发布蓝、黄、红三色预警。
系统运行半年多以来,贾汪已有400多名科级干部在网上晒出他们的家底,公示范围之广堪称空前。来自老百姓的一条条“差评”,也着实让这些基层官员开始紧张起来。
七成科级干部只有一套房产
在公布房产信息的科级官员里,只有财政局一名副局长拥有3套房产,68.2%的官员只有一套房产
“本人有住房一套,除工资外无其他收入。配偶在矿二院工作,儿子上小学。”打开“贾汪区勤廉评价系统”的个人信息公示页面,关祥海说这是科室工作人员代填的,他提交给纪检、监察部门的纸质财产申报表格,比网上的要详细。
关祥海是贾汪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这些天,因为媒体的新一轮报道,包括他在内的全区600多名科级干部家底究竟有多厚,成了外界关注的热点。
“勤廉评价系统”的推行者是贾汪区纪委。作为“600科级干部晒家底”一事的主抓者,贾汪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刘尊华充分掌握晒家底的尺度。他在网上晒出的家底更加细致具体:“本人共有住房2套,一套1998年的房改房,坐落在贾汪中学后面,另一套公积金贷款,购买的御景华庭商品房;收入为工资5000多元;配偶在区内小学任教,儿子在南京读大学”。
“按照要求,这些信息都是要干部自己填的。我们事先要填一份纸质表格申报财产,之后再登录网站填写。”刘尊华介绍,在上述“勤廉评价系统”里,该区每名科级干部都有一套用户名和密码,可随时更新自己的家庭财产明细。
与之前媒体报道的“600科级干部晒家底”稍有出入,记者汇总被公示科级干部名单发现,截至8月30日,实际公示个人信息的是475人。其中有近50名干部并未公布任何财产信息,占475名公示个人信息干部的10.5%。
综合这项统计,记者发现,在房产方面,公布3套房产的仅有区财政局副局长朱珺1人,公布2套房产的近70人,占总数的近15%;公布只有1套房产的324人,占总数的68.2%;公布没有房产的4人。此外,还有约80人没有公布住房情况。在收入方面,超过75%的官员没有公布,而公布了的官员,月收入显示在4000元至5500元之间。这是目前为止公众能看到的,475名科级干部在“勤廉评价系统”上交出的晒家底答卷。
头顶红色预警的信访局干部
在公众投票的廉政评价系统里,信访局6名正副局长只有一人“及格”,他们得到的“差评”超过半数
不过,登录“勤廉评价系统”也能发现,晒家底并不是网站的全部。除了发布即时消息和文件报告,网站设置了信息公开、绩效评价、廉政评价、预警中心、举报中心、百姓心声和监督台7个板块。
在公开信息板块,要求干部上传的内容涵盖职责、廉情、月计划、周安排、8小时内履职、8小时以外日常生活和社交环节等信息。其中,廉情信息包含家庭财产及其他重大事项。
记者翻查公示页面,在工作进展一栏,包括关祥海在内,多数人只更新到8月份的工作计划,刘尊华的已更新到9月份。关祥海说,6月份他出了一趟差,没有及时更新工作计划,“纪委就给我打电话督促我。”他表示,当意识到工作处于公开、被监督的状态时,确实会变得积极主动。
在绩效评价板块,领导干部个人绩效由单位全体工作人员每季度投票打分。廉政评价则分为公众评价和组织评价,组织评价由区四套班子领导评价和考核组评价,普通群众则不受时间、地域、身份限制,随时参与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评价,为防止刷票,“一个IP每个月只能投一次”。
根据记者观察,在网站上群众参与互动较多的是百姓心声板块,反映问题的留言达470多条。“每条留言规定在3天内,由职能部门进行答复,如果有需要调查的,会在7天进行答复。”此外,群众还可以通过监督台和举报中心板块,对干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
刘尊华介绍,网站设置的预警中心板块,公开对领导的勤廉预警情况。需要预警的内容包括:涉嫌违纪违法的,信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程序不规范的等。对公众评价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单位、个人,或对单位、个人违纪违法问题举报投诉两次以上未进行查处的,将显示红色预警信号。
贾汪区共有81家科级单位,信访局的6名干部的廉政评价较低。6名正副局长的分数,仅一人刚过60分,显示为“黄色”预警,另外5人都是“红条”预警。
“纪委领导也提醒过,说部门分数低,要注意一下。”贾汪区信访局局长高权业的“廉政公众评价系统”得分只有58分,公众共计投615票,其中370票为“较差”。高权业分析说,自己和部门得分低可能是信访工作性质决定的,“有领导对我表示理解,他说,你这个部门别想讨好谁,肯定都是得罪人的。”
据刘尊华介绍,网站监控24小时内群众对干部的勤廉评价、意见建议、动态监督,并将结果传递到风险特征库。区纪委根据风险特征,将警情划分为红、黄、蓝三色警戒,提醒“触警”单位及领导干部整改,督促其纠正勤廉问题。累计显示红色警戒2次,区纪委将对该单位主要领导或被预警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各地官员财产申报案例
2009年1月1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在廉政网上公开新提拔的55名干部的财产申报资料。其后又公示近千名干部。主推这一政策的是市纪委书记吴伟平,2010年8月,吴伟平因病逝世,这项政策随之停顿。
2009年1月与阿勒泰案例同时,浙江慈溪市公示700余名官员车房等财产信息。公示渠道是本单位政务公开栏。
2009年6月四川宜宾市在高县率先试点推行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制度,首批76名干部如实填写个人以及家庭成员收入,接受监督。高县的亮点是从最基层试点,但未对外公示。
2009年9月21日湖南浏阳拟提职的75名领导干部在廉政网上公布他们的年收入、房产、投资、车辆等所有财产。公示渠道还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因其公开资料最齐全、公开方式最大众,浏阳模式被称为“最彻底”模式,但最后不了了之。
2010年1月1日起宁夏银川市要求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行财产申报。其采取的方法是在官员所在单位内部公示,通过局域网或公告栏公示,外界只有前往该单位才能看到,公示期只有7天。
2010年9月宁夏青铜峡市在市组织部网站上,公示拟任干部的收入、房产、婚姻状况、推荐票数。干部任前公示推荐票数,当时尚属首例。
2012年8月1日起江苏省淮安市对淮安市、县两级拟提拔乡级以上干部全部实行财产申报公示。内容涉及:房产、车辆、投资、存款和债务等,但只在内网公示。
书记表态“要上网就上外网”
对于官员财产公示,贾汪区委书记的态度是“要上网就上外网,要公开就彻底公开”
在刘尊华看来,贾汪“勤廉评价系统”格局完整,已经初步发挥了沟通、公开和监督的作用,省内其他市纪委的同行也对这套系统感兴趣。“把网络和群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它才有生命力。”他说。
不过贾汪并非“勤廉评价系统”的原创者。在网上能搜到,甘肃省张掖市也有一个勤廉度评价系统,两个网站“长得极像”。这个网站于2011年3月正式上线,至今尚在运转,网页上看到公众对干部的廉政评价分值。凡是贾汪的网站中有的内容,在这里大都能找到身影。
记者比较发现,张掖的网站没有绩效评价板块。“区别是,他们搞的是廉政部分,我们把勤和廉放到一起去。还加了督查等几个栏目,公开是很必要的,但只公开不督查不行。”刘尊华说。
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在张掖的网站上,领导干部信息公开的“廉洁自律”一栏,同样要求填写个人住房、收入等情况,配偶、子女上学、从业等情况及个人重大事项申报情况。但官员填的基本是警句或空话,而贾汪则落到了实处。
“张掖的网站,以前我看到有一部分干部是填了(财产)的,不过没去监督,很多人就没填。但是我们要求都填写。如果不公开,群众怎么监督?”刘尊华说,财产公开是领导信息公开非常必要的一部分,正是看重这点,他们要求必填。“有人一开始以为填报财产就是写口号,都被我们打回去。有干部一直没填的,我们也会督促提醒他。不填的话,系统也会自动预警。”
但目前晒出来的情况,只有1人填了3套房,68.2%只有一套房。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网友表示怀疑。有网友在西祠胡同徐州论坛上发起晒家底的话题,第一条跟帖就很辛辣:“猛一看,个个都那么廉政。”
对于晒得不够实的质疑,贾汪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秋月曾对媒体表示:“现在瞒报是诚信问题,万一哪天被举报,就是违纪问题,轻重自知。再说,天天面对自己的虚假承诺,也是一种无形压力,多少能起到一些警示作用。如果是假的,心里会发虚。要让纪委来讲,不如主动更改。老百姓关注度高了,会有人被举报。”
在执行晒家底制度时,贾汪区纪委也得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据《新华日报》报道,贾汪区委书记吴新福曾对此表态:“要公示就一视同仁,要上网就上外网,要公开就彻底公开。或许,还能为全国官员家庭财产公示制度探条路。”刘尊华说,纪委没遇到什么阻力。
自2009年以来,各地展开了一些官员财产公示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试点最终流产。在这些失败的案例中,公示官员财产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官员提拔任命前,另外,相关部门虽在公示栏、内网公开,即使在外网,公示数日便撤销,并没有形成常态和长效机制。
而贾汪的做法则让人眼前一亮——数百名干部的家庭财产信息,在网上一晒就是半年多。但是,当社会舆论分析改革试点再现时,刘尊华却向记者表示:“财产公示只是官员信息公开的一小部分,整个勤廉评价系统才代表我们的探索。”
一个大的背景是,近年来,江苏省纪委一直在致力于推广勤廉测评体系。早在2006年,苏州太仓市就在推广村级勤廉指数测评,通过群众给政府打分,计算出量化的勤廉指数。去年8月,江苏省纪委在太仓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苏州和太仓经验。
去年9月,徐州市纪委在市党代会上提出建立勤廉评价体系,并提出“两个习惯”要求,即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同样是在去年,贾汪区委区政府交给区纪委一个课题:如何加强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政建设、促进贾汪的绿色崛起。
虽然官方并不愿意突出试点的意义,但贾汪明显比张掖走得更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教授分析,财产公开是一个原则性要求,是否能够做到,还取决于后台的很多配套制度。“首先是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和决心问题,第二是制度要求本身的严肃性,如果有个别干部拒不按要求公示财产,就一定要有制约手段。”
处级干部不晒家底引质疑
因为书记、区长不参与财产公示,有基层干部对此提出质疑。专家则表示,财产公示须建监督机制加以保障
在程文浩看来,贾汪目前的做法,已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贾汪公示官员财产信息,基本实现向该地区科级干部的全覆盖,公布的信息也非常具体。最重要的一点,它突破了系统内公示的方式,实现了向社会的公开。
虽然贾汪“一把手”发话探路官员财产公示,在被追问如何跟进和完善财产公示制度时,刘尊华还是显得谨慎。
他表示,目前尚未接到官员财产不实的举报,“单位可以监督,群众也可以举报。举报可以通过电话、信访、信件,或者通过网站的举报中心。对于举报我们会排查,对不规范的,提出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发现违规的会作处理。”
囿于区县的职能权限,贾汪目前晒出来的干部还都是科级的,区委书记和区长等处级干部,并不在公示财产的范围内。这点也引质疑。一名被晒的乡镇科级干部就表示,贾汪晒家底,也只是拿小干部来玩一玩,“往上走很难。”他认为,官员腐败程度主要由权力位置的高低决定,“像我们这种小干部,想腐败也没有资源腐败,最多是作风方面的问题。”
在肯定贾汪探索对当地有益的前提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如海教授分析,单纯看科级干部公示财产问题,其意义并不太大。他认为,财产公示的对象,关键在于升居高位或要位、掌握资源的部门官员。
但程文浩并不赞同李如海的看法。“高级干部并非就一定财产更多,基层干部并非就一定财产更少。有些基层干部很有实权,可能他的实际财产比上级还要多得多。”程文浩强调,基层干部直接面对老百姓,实际上更能影响老百姓对党政部门的印象。
在徐州市纪委的布局中,贾汪已走在全市勤廉建设和创新的前列。记者获悉,今年7月,市级勤廉评价系统建设已成功列入市科技项目。
徐州市纪委常委刘志军主抓勤廉评价体系建设。8月30日,正在外地出差的他通过短信回复:“勤廉评价体系研究立项后正委托中国矿业大学课题组调研,进入实施还需要时间。”
不过,徐州市纪委常委马涛解释,该项目推广的是勤廉评价系统,至于官员财产公示,还要再观察贾汪的成果,“逐步成熟后我们再做。”
“公示之后也要形成监督机制。如果晒得不够全,不强化公示和监督细则,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李如海教授认为,官员财产公示是一个复杂问题,贾汪下一步怎么走,关键要看当地领导班子能否达成持之以恒的共识。
“信息的发布范围取决于它的发布渠道。发在内网上公示,与放在官网上向全社会公开,其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贾汪区的做法等于把信息向全社会公开,从渠道上来说是非常彻底的。”程文浩认为,至少从目前来讲,贾汪的创新已经突破了一个重大的心理障碍,即官员的个人财产信息能不能向全社会公开。“在这个问题上,贾汪为国内其他地方闯出了一条新路。”(本报记者李显峰实习记者陈昕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