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中国内地奢侈品价格平均比美国市场高出51%

中国内地奢侈品价格平均比美国市场高出51%

近日微博热传“星巴克美式咖啡中国比美国贵75%”,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星巴克在中国是不少小资钟情的品牌;但用料并无差别的一杯美式咖啡,被曝在美国约人民币12元而国内要卖 21元。“国内星巴克咖啡比美国的贵了近一倍,中华烟在美国却比在中国便宜”,不少消费者为这种国内外品牌两面夹击的消费环境喊冤。

“沾上国际气息的品牌似乎理应昂贵一些”,中国贸促委四川省委员会一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大众消费的普遍心理,而这种现象在食品与服装领域表现更加明显。

一听进口啤酒 价格能翻30倍

“德国进口啤酒运到中国口岸成本价是2元人民币一听,但是它的售价在成都一家五星级宾馆可以达到60元一听,”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肖慈方对早报记者说。据肖慈方介绍,层层流通与经销环节是进口食品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

例如,上述德国品牌啤酒中国总代理将进口成本为2元一听的啤酒以8至10元的价格卖给国内经营商,国内经销商再交予营销公司销售,营销公司再提供给普通消费者或各大酒店,一听啤酒的价格能够翻30倍。

如果德国啤酒的价格略显夸张的话,整个进口食品行业在中国的利润率也让人咋舌。一家进口食品中国代理商对记者表示,目前进口食品的利润在国内基本在40%-60%不等(毛利润,下同),比如一盒饼干进货价如果在5元,零售价基本在8-12元不等。而洋酒系列产品的利润基本在80%以上。

该代理商还表示:“事实上进口食品基本跟国内一些食品的口味差不多,只不过包装不同,吃起来的口感有所区别罢了。”50%左右的利润还仅仅是零售商通过食品进口代理商进货获得的利润,而国外同一食品在国内销售的价差之大可想而知。

奢侈品价格 全球市场定价最高

贵的也不仅是食品,奢侈品价格的畸高也成为国人探讨的话题。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价格平均比中国香港市场高出45%,比美国市场高出51%,比法国市场高出72%。

肖慈方表示,由于中国市场较大,国际品牌对于特许权使用费的征收额度并不高。而就关税来说,我国加入WTO以来,整体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尤其是在工业产品进口方面,进口关税平均水平已降到8%-9%,与WTO发达国家成员国之间4%-5%的关税水平差别并不大。“当然奢侈品的进口关税确实很高,我知道有的女式手提包品牌进口关税已经达到100%。”肖慈方表示。

据了解,奢侈品进口综合税率最高的是印度,但印度进口奢侈品的价格却低于我国;我国的综合税率在印度之后,但奢侈品价格在全球市场中定价最高。

中国贸促委四川省委员会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品牌的垄断与不可替代性是某些产品价格虚高的原因。“品牌独特性的垄断是一种自然垄断,此外,国家在一些方面的产品进口也并没有完全放开,这又形成了一种政策垄断。”据肖慈方介绍,在进口食品方面国家的政策并未完全放宽,对食品进口商管制程度较高,相对来说也形成了垄断。

此外,消费者的畸形消费心理也造成外国商品价格虚高,“有些人始终认为国外的东西好些,贵的东西好些,愿意做冤大头,也没有办法”。

“中国制造”在海外也更便宜

国内进口产品价格虚高的同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却比国内便宜。“朋友从美国回来,给我带的礼物竟然是中华烟,真让人哭笑不得。”一位朋友对记者表示。

不仅中华烟,李宁运动服、茅台酒在不少国家的售价均低于国内。例如,飞天茅台500ml的售价在日本仅为14899日元(人民币1205元),在德国仅为139.5欧元(人民币 1116元)。

肖慈方表示,国外的“中国制造”相对便宜主要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并主要通过价格优势来保证出口量。“有些产品的出口价已经为生产成本价,例如一部电话生产成本20元人民币,它在国外的售价也是20元人民币,商家主要通过出口退税赚取利润,据我了解,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可达30%-40%。”肖慈方说。

著名评论员时寒冰也曾撰文指出,除出口退税外,运输成本以及诚信的缺失都加大了国内产品的销售成本。

国外产品在国内价格虚高,中国制造在国外更加便宜的现状在短期内并不能被改变。肖慈方表示:“短期之内我国并不能改变大力推动出口的基本政策,而同时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相对垄断与消费者的畸形消费心理也不能够短期得到改善,两方面的作用决定了上述现状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天府早报记者杨珺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2-11-04/1515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