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城市地陷频发引发忧虑 “人祸”甚于“天灾”

新华网武汉12月25日电(记者李劲峰、熊金超)住户刚迈步出门,身后水泥地面突然塌陷1米多深……武汉市近日发生的一起室内地面塌陷事故,引发当地居民对附近楼盘是否安全的担忧。

近年全国各地地陷事故频发,甚至带来“走路死”“开车死”等惨剧,被形象地描述为称“古人忧天”“今人忧地”。地面塌陷为何防不胜防?如何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同时减少地陷灾害?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水管老化诱发地陷引发公众重重忧虑

“轰隆一声巨响后,屋里桌椅一下子不见了。反映过来才知道地陷下去了,幸好没人跟着掉下去。”回忆起15日发生的屋内地面塌陷情形,武汉市汉阳区居民许女士仍心有余悸。

记者在许女士租住的龙阳大道陶园社区见到,一栋7层楼住宅中,位于二单元一楼的门面房地面整体下陷,深达1.3米。面积约12平方米的渗坑内污水横流。技术人员正破碎塌陷的水泥地面,以便进一步查明塌陷原因。

房主付凡荣说,地陷发生后,汉阳区国土部门邀请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实地勘察,初步认定地陷为地下自来水管老化破损,水流冲刷掏空地基所致。

尽管政府部门与社区反复强调,地陷的房屋未见墙壁开裂,可断定整栋大楼结构不存在问题,居民可放心入住,但生活在陶园社区的群众仍然忧心重重。

付凡荣的邻居告诉记者,这栋楼房是20年前在一片鱼塘和菜地上建起来的,距离房屋不到100米处还正修建地铁,大楼其他区域水管是否也存在老化破情况,谁也说不准,“现在地陷到处都是,让我们怎么安心?”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在武汉,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地面塌陷事故高发。仅北京市7月31日至8月17日的两周多时间内,城区接连发生5起地陷事故,市民描述称“走着走着马路就塌了”。

一些地区地表塌陷,甚至造成“走路死”“开车死”等惨剧。8月14日,哈尔滨市南岗区辽阳街路面突然塌陷,4名路人坠入十米见方,深约10米的大坑,造成两死两伤;7月5日凌晨,长沙市湘江中路一路段突然塌陷,一辆经过的轿车躲闪不及,人车全部被直径约6米的巨坑“吞没”,造成车毁人亡……

事故频发防不胜防 地陷“人祸”甚于“天灾”

外表看似结实可靠的混凝土地面,为何会突然塌陷,而且往往一塌就会形成“吃人”“吞车”的数米深大坑?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博导杨吉新教授告诉记者,地面塌陷成因复杂,但抛开地质结构、极端天气等客观因素,施工不当往往是地陷的直接诱因。如工程基建中,“施工区没有做好截水措施,大量抽排地下水,就极易造成周边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发生大面积塌陷”。

他说:“地陷可分成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前者系地表岩、土体受地下岩溶发育影响向下陷落而成;后者则是因不合理开矿、工程建设等人为作用导致。”

记者在一些城市调查发现,大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小到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其基础建设大多缺乏系统规划,地表反复被“开肠破肚”,造成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后续管理维护无法跟上。一旦管线老化,渗漏水或暴雨冲刷土壤就容易出现塌陷。

国家安监局总工程师黄毅曾指出,一些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地下管网缺乏统一的设计和管理,因而造成一些局部的坍塌,甚至造成管路破裂和燃气泄漏,影响周边居民安全。

地陷高发或成趋势防治重在“建管”结合

市政工程往往管理复杂,职责不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发生事故,往往找不到责任主体。今年5月,江西抚州一女孩在人行道上掉入突然塌陷的渗坑,多处受伤。事后,包括排水、道路、电力等涉及部门纷纷认定自身没有责任,令她投诉无门。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发展将越来越多开发地下空间,因此引发地陷事故的几率也会大幅提高。专家认为,相关职能部门亟需改变传统的“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护”的建设观念,否则“防治地陷技术再好,也派不上用场”。

杨吉新说,今后市政基础建设项目,涉及地下施工的各个流程环节,应详细登记以便核查,同时明确相应道路、管网的安全性检测、维护的职能部门,避免出现问题时责任不清的情况。

业内人士建议,在设计各类地下施工的工程项目中,最好能形成从前期规划、场地施工到后期维护,地质结构类领域专家能全程参与的机制,对于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的项目,针对可能出现的地表塌陷,需强制性地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预案。

专家建议,控制城市地面塌陷,需坚持预防为先、重点防治、防治工程优化与强化监理三重原则,利用已掌握的智慧型城市的手段,及时发现并排查塌陷隐患,最大限度地杜绝此类典型城市人为灾害的再发生。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2-12-25/1951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