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北京教委谈异地高考方案:保证本地录取率不受影响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今年年底前,各地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备受关注。昨天,在距离最后期限不到两天的时候,北京公布了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方案。2014年起,随迁子女可参加高职学校考试录取,或选择在京借考高考。

(一)

自2013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和学习涉农专业等符合相关规定的学生享有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学生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可按照有关规定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二)

自2014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在北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学生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后,可以参加优秀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推荐与考试录取。

(三)

自2014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及合法稳定住所,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可选择在京借考高考。北京市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经学生户籍所在省同意后为学生提供高考文化课在京借考服务,学生回户籍所在省参加高校招生录取。

(四)

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其随迁子女均可按照有关规定,和户籍学生同等待遇报名参加北京市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高等教育、开放大学的考试录取。

回应

昨天,北京市教委官方微博回应“为什么只允许随迁子女报考中职和高职”的疑问。微博中表示,北京将抓紧研究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争取在2013年出台,2014年开始实施。在新办法中将规定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中和本科教育的相关办法。过渡措施是给考生增加一条升学考试途径。此外,2013年北京市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办法出台之前的过渡措施和出台的新办法将并行实施三年。

政策

方案只是过渡具体办法明年出台

北京市教委表示,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不仅是一项教育改革,更是一项涉及就业、住房、社保、公共服务、人口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改革,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政策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各项有关工作需要准备和细化,北京市设置了新制度实施前的过渡期,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

北京市将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力,在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出台与之相挂钩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并争取在2013年出台,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京参加中考、高考。市教委透露,新办法将于2014年实施,届时将规定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中和本科教育的相关办法。此次公布的过渡措施中,允许随迁子女报考中职和高职是给考生增加一条升学考试途径。此外,该过渡措施和2013出台的新办法将并行实施三年。

保证本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受影响

市教委介绍,在《方案》制定中充分考虑了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状况相适应,要考虑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二是与学生家长的条件相结合,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情况;三是要考虑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

同时,要统筹兼顾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权益,尽可能地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来缓解升学压力,努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接受教育权利和北京市中考高考录取比例不受影响。

据了解,北京市一直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两为主”原则,把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工作统一纳入财政预算投入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予以保障。

据统计,2012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非京户籍学生41.9万人,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40.9%,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的比例达到74.7%。市级财政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平衡各方利益难度很大

问:答:

北京市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有哪些难点问题?

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北京面临很多难题。

一是要妥善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目前,本市常住人口2000多万,已远超国务院2003年批复的总体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北京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的调控目标,人口过快增长同时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从深层次制约着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妥善处理各级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从去年开始随迁子女高峰期与本市户籍学龄人口高峰期叠加,到2014年,全市小学在校生总量将由目前的68万人左右增加到84万人左右,之后几年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三是需要统筹考虑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升学考试利益。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但由于教育资源的客观限制和现行高招体制束缚,如何有效平衡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的升学利益,难度很大。

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

问:答:

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北京市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的落实工作?

北京市教委等四部门将制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协调教育部等部门和各省份招生考试部门。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将加强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公布随迁子女在京参加中考、高考的报名和考试录取的具体办法及办理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

公安部门将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居住登记等相关信息;人力社保、工商、税务等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将按照职责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从事合法稳定职业的证明和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住建部门和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将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合法稳定住所的登记和管理系统并提供相应证明。

升学考试提供多元服务

问:答:

近期实行过渡期升学考试办法,为随迁子女在京升学有何措施?

在北京市出台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办法之前和新办法公布后三年内,为了方便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为随迁子女选择在京升学考试提供机会。

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选择在京参加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以及开放大学、网络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成人,高考等考试录取。同时北京市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经学生户籍所在省份同意后为学生提供高考文化课在京借考服务。

解读

工程复杂需要有过渡期

问:

本市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为什么要设过渡期?

答:

一是由于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是一项综合改革和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配套的制度设计。在进一步完善本市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居住、社保等综合因素,明确其随迁子女在京参加升学考试的资格条件和先后顺序,争取在明年出台与之相挂钩的升学考试办法,建立起常态化长效机制。

二是教育资源的准备和建设需要完善、建设、配备的周期。即使不考虑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所带来的新的入学需求,仅按照“十一五”期间我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预测分析,到2020年,本市小学阶段需要新增学位30万个,初中阶段需要新增学位11.5万个;加上新政实施后所带来的增量需求,本市教育资源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三是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支撑条件还需要建设和完善。特别是标准明确、条件审核、数据库管理与对接等方面的工作,需要教育、人力社保、住房建设、公安等多个部门的协作配合,以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为随迁子女在京参加升学考试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管理平台。这同样需要一个工作过程。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2-12-31/1984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