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4.20地震发生后,官方媒体和网站在首页开辟栏目,动态播报伤亡数字和抢险救灾情况,让民众在第一时间知晓灾情和救援进展情况。这是顺应民意之举,也彰显了救灾自信。冷冰冰的数字需要人用心去解读,才能发挥其潜在作用。笔者认为,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公布这些数字,有以下三层深意:
一是健全地震预警机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对于自然灾害预警有官方和民间两种渠道,官方预警拥有技术人才优势和发布权,但需要承担一切责任;民间预警渠道广泛,鱼龙混杂,即便失实也不需承担任何责任。正因如此,我们看到,有些网友在地震发生后质疑官方机构预报不如某些民间组织早,这确实让官方机构为难。笔者建议,在重大灾情预警上,不妨改变一下方法,变发布警报消息为提前传授自救技能,在可能发生地震前的一段时间,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集中宣传初期预防措施,大力传授自救互救方法。同时,要求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学生、员工开展应急演练,这样既不会造成民众无端恐慌,也增强了抗震防震意识,即便发生地震,也会把损失降低。
二是构建大交通联动机制确保抢险救灾物资迅速到位。在这次雅安地震抢险救灾物资运输中,我们看到铁路部门承担了六成以上的任务,但最终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还得依靠公路和民航。铁路运输只能站到站,将大宗物资设备运到离灾区最近的火车站,剩下的路需要公路运输来完成。航空虽然可以一步到位,但受气候影响大,运载能力有限。要想第一时间把灾区亟需的物资设备运送到位,和生命赛跑,就必须实行交通运输大联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充分发挥三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合理分工,实现无缝对接,才能避免出现灾区民众吃不上饭、喝不到水、露天避灾的现象。
三是优化舆情调控引导机制增强抢险救灾正能量。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善良、真诚、互助的本性会被自然地激发出来。我们看到,在每一次灾害来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已成为常态。对此,媒体要广泛宣传,官方要正面引导,让互帮互助的消息占据资讯主流,进而影响民众的言行。同时,对少数负面消息要慎重处理,既要让对受灾民众漠不关心的人受到谴责,让趁火打劫的人受到惩罚,又不能让其过多过深地影响抢险救灾大局。优化舆情引导还要把民众的关心关爱转向科学、理性、有序地抢险救灾上,抢险救灾不能光凭满腔热情,要遵循科学规律,理性有序地开展,惟其如此,才能最大范围地汇聚正能量。(谢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