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自孔子而始,儒家思想已历2500多年。中华文明融汇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形成了丰富而发达的中华传统文化。古老中华的文明史一越两千年,历史的尘埃早已湮没,文明的兴盛却已写成民族的记忆,浸濡着民族内在的文明追求。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中华民族因中华文明而生生不息,历经沉浮而坚强前行、发展壮大,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古老的文明传统历久而弥新,是无数哲人、先知广博智慧的结晶,融汇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当今世界仍然给予世人诸多启迪。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中,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因噎废食,对其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应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阐旧邦以辅新命”,古老传统历经几千年,总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传承、创新的智慧。中国如此,世界也如此。
从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到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从伟大的“轴心时代”而来,长远地影响着丰富而多样性的人类文明。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伟大,不同的文明滋养着不同的民族,这些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当在继承和发扬自我民族的文明基因外,与其他民族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人类和平来之不易,不应由于文明的差异而滋生战争。人类文明的宝库灿若星河。我们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不仅要学会尊重,也要学会借鉴,取其精华,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当然,对待各类文明,也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具备新的生命力,也让时代新的文化基因注入,为子孙后代提供新的文明养分。
人类社会的未来需要我们更多努力。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世界连成一片,世界文化将不可避免地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这让人类文明有了许多新的期盼,也许在我们的时代将产生更多伟大的思想,产生更多新的思想巨人,形成新的轴心时代。文明,总是需要前行。但任何的伟大都不是空想的,这需要我们承继优秀的文明传统,并有效运用新时代的新科技革命成果,有机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智慧成果,以新智慧、大智慧推动世界和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