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山东网10月21日讯(见习记者 孟宝乐)今天下午,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村镇创建、农村改厕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突破口,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耿庆海介绍,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城市环卫保洁向村镇延伸,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目前全省共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08座,建成垃圾中转站1806个,购置清运车辆13.9万辆,配置垃圾桶205万个,配备农村保洁员24.96万人,基本满足了保洁、收集、转运、处理需求。
据统计,全省累计清理存量垃圾6000余万吨,垃圾围村围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印发《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办法》,明确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范围、标准、程序和实施措施。截至目前,78个县(市、区)已公布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54个县(市、区)通过暗访认定,即将公布。
村镇污水处理建设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4年底,山东全省累计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770座,占总数的70%;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 3440个,占建成入住社区数的91%;11889个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占总数的18%。争取中央财政资金8.87亿元用于“十二五”期间重点镇污水管网建设;省财政拨付资金7.8亿元,支持镇区、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此外,全省新建村镇污水设施均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南水北调、小清河等流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的村镇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耿庆海表示,山东省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管理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的空间布局、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
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6455个, 其中已建成并入住3714个,受益群众达820万人。已入住农村新型社区中,2168个、580万人被纳入城镇化统计,为山东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贡献了约6个百分点。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明
2012-2014年,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3万户,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4.5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1亿元。补助对象中,五保户、低保户占40%。改造后户均建筑面积58平方米,解决50万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全面启动
据统计,目前全省1573.2万户农户,已改造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887.4万户,改造率56.4%。
同时,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剩余647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到2018年底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
特色村镇创建增强发展活力
据了解,目前山东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历史文化名村5个,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4个、特色景观旅游名村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7个,国家级宜居小镇3个、宜居村庄2个。山东省各类特色镇村数量总计达到461个。
同时,从全省筛选4000个村庄,按照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自然风光型、产业发展型和城郊休闲型重点打造。并制定出台《关于全省加强村镇风貌建设工作的意见》,投入1360万元在全省17设区城市各选择1镇1社区1村庄,根据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开展村镇风貌设计,塑造各具特色的村镇景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