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上,汪洋强调: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严把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10月21日《大众日报》)
近几年,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苏丹红鸭蛋,让百姓见了禽蛋就开始胆小;三聚氰胺奶粉,让百姓喝奶都小心翼翼;地沟油更是厉害,让百姓连炒菜都成了奢侈。还有瘦肉精、毒生姜、镉大米,每一次事件的曝光都百姓心里打颤,“还有什么东西是安全的,安全食品离大家的餐桌还有多远”?这些成立普罗众生的共同心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老百姓吃不好、喝不好,党和政府就心里不踏实、睡不好。怎样才能让来百姓安心吃、放心吃?对此,各地工商、卫生、食药监等部门联合进行了定期的专项整治工作,特别是针对节假日开展突击检查,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去年开始,启动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一批安全食品产业链陆续建立并取得积极成效。进入10月以来,“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必将对不法分子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给予强烈的震慑。党和政府的努力下,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确保百姓餐桌安全,就要利用新《食品安全法》实行的有利时机,用好监管这把“利剑“。要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就要抓好从“生产”到“进口”的每一关,做到关关监管、环环安全。一是严把好农产品的种植关。选优种、喷良药,坚持无毒优先,以绿色食品为目标。二是严把农副产品加工关。干净卫生无添加,坚持安全健康为主,以美味可口为主。三是严把食品销售关,加大监测和抽查,使伪劣、三无、有害产品必下架,令餐桌上的百姓吃之坦然。
食品安全是社会大事,既要以立法以规范,以监管促提升,又要加以道德教育和宣传,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我为食品安全做贡献的良好氛围,这样,安全食品才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百姓餐桌。(刘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