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披露保障房建设问题
19万套房子空置 数百亿元资金闲置
日前,审计署公告了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近日,全国多地政府也披露了关于2015年保障性住房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暴露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三大问题:十几万套建成的保障性住房“空置”,数以百亿元建设资金被闲置,数以万计的人员骗取保障房资格。
四方面原因致保障房空置
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至2015年底,有19万套保障性住房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不能及时交付使用。据记者调查,保障房闲置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供需不匹配。例如,广东1个市多个项目4138套公共租赁住房空置超过一年,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匹配,实际需求并没那么多。
配套设施不好,居民不愿住或不能住。山东3个市5个县的9个项目由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4023套住房已建成一年以上但无法交付使用。
与现行安居房政策不符,无法配置。记者近日到深圳宝安区坪山新村一期看到,9栋共700多套住宅空荡荡。当地住建部门称,空置是因住房政策更新原因,相对于现在的安居房政策存在面积超标的情况,无法配置。
质量有问题无法交付使用。审计发现,海南昌江、文昌等8个市县的1712套保障性住房,存在未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以及偷工减料、墙面开裂等质量问题。
项目未如期开工致资金闲置
审计署的审计发现,至2015年底,全国有748个市县结存结转安居工程专项资金603.55亿元,相当于当年总投入的3%,其中478.6亿元闲置超过一年。
通过各种途径找来的“安居钱”,为何长时间“躺在账上睡大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项目未能如期开工导致资金闲置,其重要原因是拆迁进展缓慢。根据审计,这一问题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上更为明显。
此外,一些地方规划没跟上,也是有钱没花的原因之一。从事住房政策研究的中山大学教授朱亚鹏认为,有的地方在计划不周详的情况下,为完成指标盲目申请资金,但相关建设跟不上。同时,审计还发现,相关部门在审批上存在疏漏,资金拨付后跟踪管理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未能及时使用。
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对于保障房建设,主要把精力集中在要钱、建房上,疏于后续管理,甚至当“甩手掌柜”,导致骗房、骗补事件时有发生。
审计署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有5.89万户不符合条件的城镇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补贴超过6000万元,住房3.77万套;有6544套住房被违规销售或出租经营。
“近年来,各级财政连续投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每年数以百万套的房源建成,用好、管好已有保障房与继续加大建设同样紧迫。”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世平说。
各地的审计报告显示,相关部门已在进行整改,部分闲置房源陆续被分配使用,一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被取消资格,一批房源被清退。受访专家认为,保障房是民生大事,地方政府不能只在数量上完成民生答卷,必须在选址、配套、分配等方面科学决策,提高决策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据新华社广州电 记者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