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留住中原农耕文化的“根脉”

   □本报记者史晓琪本报通讯员钟伟平

    当我们感叹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之时,在许昌学院有这样一个人:他退休不退岗,视中原农耕文化的传承为己任,带领团队全情投入,打造国内首家中原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他就是曾任许昌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的汪庆华。

    12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许昌学院一角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耧、犁、锄、耙、食盒、蓑衣、草鞋……3000多件(套)已经渐行渐远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17个展厅中,全方位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历史跨入20世纪后期,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站在这个时代转换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2010年年初,许昌学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决定建设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抢救性地收集、存留、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用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学校重托,汪庆华负责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筹建之初,他带领同事们到农村,挨家挨户去寻找藏品。豫东乡野、豫西深山,原始村落里、古旧老屋内,到处都有团队成员们奔波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2年12月农博馆开馆前夕,他们搜集到了1800多件(套)展品。

    展品搜集初见成效后,汪庆华考察发现,中国东南西北几个城市的专题博物院都有对农耕文化的历史研究,但对中原农耕器具的收藏很有限。

    为此,他与同事决定,农博馆要以差异化定位彰显特色,突出“中”“近”“深”“全”“真”,即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挖掘和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以大量文字展板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突出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全方位展示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和文化现象,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

    农博馆自2012年12月30日免费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除了青少年学生,还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农业研究专家和文化学者。

    2013年以来,该馆每年都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以“农耕回望·文脉传承”为主题的摄影图片系列展览,深入到大中小学校、许都广场等校内外公共场所进行巡回展览,以扩大宣教范围和育人功效。

    “农博馆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我们已与图书馆联合,将逐步在我校建起一个以‘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大型典籍资料库,打造一个富有特色、比较权威的资料平台。”汪庆华说,农博馆要和高校有机结合,突出育人功能,注重学术研究,彰显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③9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8-12-10/43124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