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淀传说】
狮子庵禅院
提起狮子庵,在下淀村的老人们心中是一个历史的印记,因为它有太多的故事让当地老百姓对下淀狮子庵无法忘怀。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上世纪50年代末,在下淀尽西头矗立着一大寺庙,叫狮子庵禅院(原址在徐州铁路枢纽下发场东)。据传,清道光七年(1827年),因故黄河泛滥,故迁居至此重建(故址在何处,备考)。此庵庙占地20余亩,三进大院,大殿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门口两只硕大的石狮守卫,甚是雄伟壮观。院内有东西厢房数间,老少和尚多人。前大殿矗立着观世音菩萨金身,中殿供奉着数位各路神仙,后大殿则是主持和众和尚的禅房和住所,周边有供和尚种菜的大片土地。因和尚广为布施,广结善缘,加上主持管理得体,使得“殿庑辉煌而可观,寮房正齐而大备”(追述移建狮子庵得年老和尚事略)。于是,这里每日求神拜佛的香客不断,煞是热闹。
禅院前有一条大河,逢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此时,无数的香客和善男信女们都要放河灯,以便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后被迫取消)。据传,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知名寺庙大和尚到此聚会议事,因此,此庵庙在苏北一代,还是很有名气的。
民国21年(1932年)5月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建立,取孙中山先生遗训“唤起民众”之意,下设民众图书馆、民众体育馆、民众俱乐部等,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领徐州文化教育宣传之先。馆址在环城路(今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环城路粮食俱乐部),馆长叫赵光涛(1901年7月生于徐州,1967年逝世,民国时期徐州著名人物,启迪民智的先锋)。随后,赵光涛又在下淀狮子庵庙开办了“徐州民众教育馆”农民生活学校。民众教育馆另有坝子街、下淀乡、石桥乡等直属的民众教育实施区,工作范围有140里,村庄22个,参加组织训练受教育的民众达2452人。可以说,民众教育馆在改良民众文化、改善民众生计、塑造公民观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网络图片,徐州民众教育馆旧址为火神庙)
后来,教育馆扩建(一说国民政府所建),又在白云山西坡处盖起了几间平房和一座小楼(占地20余亩,被当地老百姓称作“洋房子”)作为教育馆下淀农场的分校(民众教育馆于1937年底日寇全面占领徐州解散)。日本人来了以后,曾一度占领了狮子庵庙,作为日军的驻扎地,直至日本鬼子投降。后来,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军医院。1949年徐州解放后,下淀派出所将收缴的枪械全部堆放在狮子庵庙内,能修的继续使用,于是,这里又成了军械所。1958年,狮子庵面临拆迁,派出所搬至张家巷口。
(网络图片,与文章无关)
1959年,徐州铁路枢纽扩建时,狮子庵庙被全部拆除。拆除时在后院挖出许多大缸,据说那是几百年来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坐化的墓穴。为了让这些失去生活来源的和尚自食其力,几个年轻力壮的小和尚被政府安排进了工厂,而庵庙最后一个主持王红禛则被安置在白云山旁村里新建造的平房内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