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报融媒记者 李宁 蔡思祥 通讯员 赵娜 经过洗、切、揉、酵、干等15道工序,以牛蒡根为原料制作的牛蒡茶在天益食品(徐州)有限公司厂房里的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包装,白色的输送带将一包包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出车间。 还是那棵牛蒡,从30年前的“铁杆庄稼”,到如今央视财经《走村直播看脱贫》首播报道,丰县范楼镇干群一心舞动牛蒡产业龙头,“跨栏”发展加速助跑,创建引领精品果蔬产业科技硅谷,奋笔书写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大文章。 有“东洋参”别称的牛蒡为桔梗目、菊科属植物,其根含有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酸、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食用牛蒡栽培,丰县的牛蒡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到加工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县每年牛蒡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拥有牛蒡加工销售企业30多家,牛蒡种植技术与产品研发均位居国内前列。 中国牛蒡看丰县,丰县牛蒡看范楼。属黄泛冲积平原的范楼镇有特别适合牛蒡生长的沙质土壤,是丰县牛蒡种植面积最大、加工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在30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丰县正以范楼镇齐阁村为核心规划建设牛蒡产业园,把牛蒡产业真正做“牛”,推动产业“跨栏”发展加速助跑。“我们建设牛蒡产业园,出发点就是通过要素集聚,促进一、二、三产充分融合,通过引进国内一流企业,让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提升知名度,推动鲜食牛蒡像山药、萝卜一样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家常菜,也要延伸产业链,更好地开发利用牛蒡的保健功能,让牛蒡大健康产业名片更靓更牛。”范楼镇党委书记张化兵说。 “虽然我们村牛蒡种植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整个产业发展的科研支撑还比较欠缺,产品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范楼镇齐阁村党总支书记曹修春说。 规划建设牛蒡产业园,聚集各类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发展,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做好规划。 据张化兵介绍,牛蒡产业园的规划,主要是立足于原有种植加工布局,推动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等业态的有机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以齐阁村为中心的丰县牛蒡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1万亩,主要包括“一中心、三基地”,即新产品科技研发中心、牛蒡标准化种植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冷链物流基地,其中牛蒡现代化种植示范区6500亩,创建目标是形成“牛蒡产业园+牛蒡产业研究所+牛蒡特色文化小镇”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格局。 “未来范楼镇还将深度挖掘齐阁村牛蒡种植采摘观光体验等业态内容,推动牛蒡全产业链升级跨越。”在范楼镇新农谷乡村驿站,张化兵说,范楼镇将充分擦亮“牛蒡之乡”金字招牌,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探索全国数字赋能农业乡村建设的新路径,创新牛蒡产业高效发展模式,勇担推进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使命 ,集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创新引领精品果蔬产业发展,试点农业生态经济体系,加快培育牛蒡行业国内一流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国内牛蒡产业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