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日举办的“南京市首届托养服务论坛”获悉,我省“十三五”期间拟建设3000家“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稳定就业提供必要培训。据了解,我省近500万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就业比例不足70%。
残疾人托养服务对象为16—60周岁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他们一般“学校进不去,医院收不了,家庭供不起”,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更是难上加难。托养服务中心一般会为其培养生活、就业等能力,帮助残疾人适应工作、融入社会。“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辅助就业等将写进我省‘十三五’规划。”省残联教就处处长胡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在近1500个乡镇街道、建设3000家“残疾人之家”托养服务中心。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南京宁馨家园已开办3年,负责人刘强告诉记者,宁馨家园与企业开发不少适宜残疾人参与的庇护性劳动项目,这些项目符合残疾人特点,安全、易操作,“3年来,宁馨家园培训残障学员52名,吸纳就业28人。”
论坛上,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一致认为,残疾人托养服务,还需依靠社会资源,多方筹集社会资金。香港扶康会服务总监欧伟民表示,香港开埠初期,社会建设不足,政府对贫困孤寡和残疾人士志愿服务缺乏,基于慈悲之心,邻居街坊组织起来,提供慈善救济、救灾扶危,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街坊组织发展成志愿机构,并获得政府扶持,通过政策厘正,界定社会福利服务需求,“面对社会服务需求,志愿机构的发展应逐渐向专业和专项过渡,比如残疾人服务,需要社工、职业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士的介入,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唐 悦 朱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