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 正文

立冬起当养肾 中医教你补肾六大法

 11月7日的立冬节气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预示着冬季的开始,“万物收藏”。中医认为,立冬节气最主要是保肾护精,“冬不藏经,春必病瘟”。为什么立冬“肾”为重要?立冬起日常有哪些养肾的方法?

  立冬起 当养肾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更标志着万物收藏,规避寒冷。中医认为,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

  中医教你补肾六大法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立冬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冬季养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

  一、衣着避寒就温

  立冬养生要避寒就温,要早睡晚起。注意衣着合适,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冷,很多人也习惯懒在家中,不愿意到户外运动。事实上,这样对健康有害无利,在立冬时节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

  二、多晒太阳

  立冬节气,最好操作的补肾方法,便是多晒太阳。多晒太阳可以使体内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钙质的吸收,这对老年人骨质疏松、周身疼痛都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人体表皮毛细血管的扩张,起到防治感冒、调理脏腑气血、驱除脾胃寒气、补阳气的作用。

  三、饮食减咸增苦

  在饮食养生方面,立冬起要谨记“减咸增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橘子等。此外,立冬后可有意识地多吃一些补肾的食品,如山药、黑木耳、栗子、枸杞、黑芝麻、核桃仁等,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以下建议两个补肾方:

  1、立冬补肾方:羊肉汤

  羊肉性温热,秋冬食用,益气补虚、抗寒。尤其适合瘦弱、怕冷的虚寒体质的人补益,温补肾阳,经常感觉体力不支,疲劳感重的人要尤其补一补。但如果身体怕热,常大便燥结,要少吃。

  2、营养直达肾脏:黑豆红枣汤

  抓两把黑豆约40克,洗净后用冷水1000毫升浸泡。浸泡6小时左右,将水和豆一同倒入高压锅内,再加1片姜、10枚大枣,等到气阀喷气时,改用慢火煮20分钟闭火,再焖20分钟,熟烂即食。每天半小碗豆5个枣加半小碗汤。在17-19点服用最好,可将营养直达肾脏。

  四、艾灸温补脾肾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在这里,“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这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

  五、按摩养肾扶阳

  按摩是冬季养肾简单易行的良方,一是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擦腰眼30次。二是两手搓热,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这两种方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的作用。

  此外,揉耳也有助养肾。长期的诊断观察表明,当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因为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因此中医的耳针疗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反应区进行针刺或理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养肾要先护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重要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养肾要先护脚,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

  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

  此外,常踮脚跟也有助扶阳。肾气虚,百病欺。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肾扶阳,促进健康。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hyzx/2016-11-07/37494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