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河南周口平坟遭痛批 政府漠视民意我行我素

11月16日,国务院第628号令要求对《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进行修改,新规定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部分。即自明年1月1日起,违规土葬、乱建坟墓将不再允许民政部门强制平毁。而在此之前,河南省周口市从今年年中开始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复耕”运动,据当地政府部门披露,截至目前“已平迁200多万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周口“平坟运动”自实施伊始就遭遇了民众不同程度的抵制,因此在平坟过程中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出现了强制平迁村民坟墓的情况。国务院628号令发布之后,成为民众和社会舆论质疑周口“平坟运动”的最新也是最有力量的法律依据。

今天下午,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和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张永恒做客人民网舆情会商室,就周口“平坟运动”中凸现出来的移风易俗、推广火葬这一惠民举措与传统丧葬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粗暴举措成为质疑之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为了更好地节约和利用土地资源,造福民众,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倡导移风易俗、推广火葬的政策。由此可见,周口市的做法从根本上讲大方向上没有瑕疵,值得肯定,但是却遭到了社会的广泛质疑。对此,张永恒认为民众质疑周口“平坟运动”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周口平坟事件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是行政违法行为。二是平坟所用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因此才遭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他表示“传统的丧葬文化,有合理的地方,也有落后的地方,就像中国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但你不应该一平了之,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态度。而且有的家人都在外地工作,有的家人在海外,不通知就把人家的祖坟用推土机推平,这是不对的。可以广为宣传,因势利导,逐渐引导大家接受。”

对此,王旭明表示,周口“平坟运动”中,当地民众在本质上处于被迫状态,感情受到了巨大伤害。这是招致批评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如果不是迫在眉睫,不是国家重大工程,或者特殊需要,这样的事情应该充分考虑民情、民意和民愿。我们应该让更多行为成为人民的自觉,而不是让更多的行为成为一种被迫。”这样质疑之声音自然消解。

面对民意当地政府不应我行我素

目前,网络舆论如火如荼,除了普通网友质疑之外,诸多微博粉丝过百万的意见领袖包括一些境外媒体都对周口市的做的法提出了批评。但是在汹涌澎湃的民意面前,周口市一直以坚决的态度继续推行“平坟运动”,同时还继续加强宣传,展示决心。要求“学好周口‘真经’”、“对还没有平、迁的坟头,坚决平、迁到位,不留死角”、“要一战到底”。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上级政府部门截至目前也未做出直面回应,平坟舆情态势在进一步升级、恶化中。

面对周口市政府部门在“平坟运动”中的我行我素的态度和对当地民意的漠视,王旭明表示反对。他提醒到“对于这件事,舆论如此热烈,当地有关部门却不予理睬,这也是对舆论的一种漠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希望当地政府的上级部门能够积极干预,在舆论已经如此火热的情况下,还是保持一种冷漠和我行我素,这种状态和我们当前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大背景显然是十分不符合的。”最后他建议“一方面我们希望当地政府、当地的有关部门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及时调整和完善,同时积极应对媒体。特别希望在今晚,至少在明天,当地政府能够坦坦荡荡地站出来对这件事有一个合理、合法、合情,还能让公众和媒体接受的一个说法。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看勇气。”

温和、依法是处理平坟和传统丧葬文化矛盾的重要举措

平迁坟墓和传统丧葬文化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不可避免,而且对抗激烈。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想和习俗需要改变,土地资源也需要整合,民众的感情和信仰同样需要尊重,如何在这些层层的矛盾中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解决之道,就成为一个难题横在各政府面前。周口市的“平坟运动”之所以招致争议,就是因为未能找到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关于如何破局,王旭明认为,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而且一定是和风细雨式的,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强制的、镇压的、血腥的,这也是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我们提出科学发展,提出和谐发展,提出美丽中国,都是这个意思。”

对于张永恒而言,他认为法治是解决此症结的关键。“平坟没有法律依据,按照新政强制法,行政机关无权直接作出强制行为。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现在实施平坟的主体,是基层乡镇政府。”显然有违法治。

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思想理念,人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社会和谐稳定是“美丽中国”的核心所在。我们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坟与传统丧葬文化之间的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让人民感受到幸福。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2-11-20/1680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