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住建部:南方供暖应因地制宜 以分散供暖为主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就百姓关心的南方供暖问题作出正式回应,认为当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如没有供暖设施,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这些地区应逐步设置供暖设施,供暖方式主要以分散供暖为主。

夏热冬冷地区冬季舒适性差

据了解,我国供暖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以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5摄氏度和高于25摄氏度的天数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5个地区。目前社会关注度高、供暖争议大的“应实行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夏热冬冷地区。这一地区冬季气候较为湿冷,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没有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地区的建筑也逐步设置供暖设施,方式主要以分散供暖为主。

集中、分散供暖各有千秋

在我国,供暖方式以集中供暖和分散供暖方式为主,集中供暖是指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多个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主要用于严寒、寒冷地区。分散供暖包括小型锅炉房供暖、局部供暖和单户式供暖。

相比之下,集中供暖具有能源利用理论效率高、适于长寒冷期全空间连续供热的特点,但存在工程建设规模大、周期长、一次投资高、供热量调节难度大、空气污染严重、无法调动居民节能等问题。

分散供暖具有建设规模小、周期短,运行、管理灵活方便,便于计量等特点。但分散供暖如采用燃煤则热源效率低、污染物控制难度大,受地域、资源、环境、建筑类型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适用范围有限。必须指出的是,在热效率和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如果分散式供暖采用电热、可再生能源,将和燃煤等传统热源完全不同。

采暖因地制宜更应注重保温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划分,夏热冬冷地区在我国涉及14个省、直辖市的部分地区。当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这些地区人们的不舒适感比严寒、寒冷地区的人们要大。因此,夏热冬冷地区有必要设置供暖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采取北方传统的全空间连续集中供暖方式,按照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面积约34亿平方米、人口约1亿人计算,每年将会增加约260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相当于目前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暖总能耗的17%、“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中年节能量的20%。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约73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增加约5.2万吨,烟尘排放量将增加约1.2万吨,区域能耗也会急剧提升,加剧环境污染。

因此,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能源状况、节能环保政策、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承担能力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供暖方式。根据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期短、供暖负荷小且波动大等特点,提倡夏热冬冷地区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局部的供暖方式,如户用热泵式分体空调器、燃气壁挂炉、电采暖等分户独立供暖方式,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等局部供暖方式;同时,通过改善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提高建筑的冬季保温性能。鼓励夏热冬冷地区充分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可借鉴北京菊儿胡同利用热泵技术供暖,也可学习北京东、西城区平房利用峰谷电蓄热供暖(居民负担低于传统集中供暖)以及北方地区地板电供暖技术等,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

除余热废热利用外,不提倡在夏热冬冷地区建设大规模集中供暖热源和市政热力管网设施为建筑集中供暖。(中国建设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3-01-30/2095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