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什么这次机构改革如此受瞩目?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陈雨露:这次行政体制改革符合广泛的社会共识,符合十八大精神,是围绕着五大建设来进行的,特别是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一核心来进行,方向是正确的。所以大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肯定。
本次改革同我们国家1982年以来先后进行的6次机构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朝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目标在转变,朝着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限政府的方向在转变,有限政府指的是政府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都要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有限政府应该是一个法治的政府,一个有效的政府。
从已经进行的这6次机构改革来看,每一次改革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比如1993年进行的机构改革,是因为我们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构改革大大简化了计划审批的内容,向通过法律手段和间接经济手段来调控经济的方向来调整机构。2003年,因为我们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机构改革的重点是经济贸易和金融类部门的调整,目的是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世界大家庭。
这次调整是根据十八大精神和五大建设的要求进行的改革,目的是通过机构改革让经济进一步充满活力,让社会更加有序。
记者:这次机构改革能带来政府怎样的职能转变?
陈雨露:这次改革使得政府朝有限政府的转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表现在政府组织机构进一步的精简和优化;政府职能继续向宏观调控的方向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加凸显。
我们讲,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在一些微观领域,政府要有序退出,但在宏观调控、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要加强功能。同时,在政府内部各部门职权分工方面,边界更加清晰,功能更加优化;中央政府也在向地方政府放权,该地方管的,地方政府管,该中央管的,中央政府管。政府要抓大事、管宏观、抓好公共服务。
记者:有一些人担心,权力下放到地方,会不会乱?
陈雨露:这次改革,是在向两个方向放权,一是向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立足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审批、加强监管;一个是向地方放权,包括下放投资审批的事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事项以及大幅度减少专项转移支付。这是在把财权和事权在一定规模以下都下放到地方。
关于对“一放就乱”的担心,本次改革已经有了充分的考虑,并提出了警示。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各级政府表示出充分的信任。权力下放到地方,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权力大了,也就意味着责任大了。另一方面,从全国人大、各级人大、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广泛的监督体系。因此,关于是否“一放就乱”,不用过多的担心。
记者:您预测,在本次改革之后,还会进行类似的改革吗?
陈雨露: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肯定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这种改革,只要方向不错,把握住节奏,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的法治政府和高效政府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