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7月18日报道】社会凝聚力对德国各政党都很重要,至少在选举时如此。但在德国社会中,社会凝聚力的体现并不十分突出。这是贝塔斯曼基金会一个名为“社会凝聚力调查”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凝聚力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表现得尤为显著,其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榜单的最后则是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罗马尼亚。
这样的一个概括性调查理所当然会引出如下问题:“社会凝聚力”究竟如何界定?这么复杂的一个行为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调查和再现?
研究人员为此调查确立了3个他们认为具有决定性的范围:首先是社会关系,比如对别人是否信任;其次是与社会的联结,其中包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第三则是人们对公益的认知和态度,如团结和互帮互助。
调查没有采用新的数据,科研工作者采用的是1989年到2012年的现存研究数据。“我们想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回顾‘社会凝聚力’,所以没有做一个全新的调查。”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斯特凡·福佩尔解释说。
结果表明,德国与其他34个接受调查的国家相比,有些许改善。这点尤其反映在对社会秩序的接受上。这点也符合德国人一贯的“守法公民”形象———他们会在马路上没有什么车辆时,依然静候在红灯处。但是,德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个人认同则远低于平均水平,这点大概还是和纳粹历史遗留下来的恐怖记忆有关。
不过,德国在对差异的包容———比如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接纳程度上,有所退步。在这点上,德国甚至排在葡萄牙或罗马尼亚之后,但是还在邻国法国和比利时之前。
调查显示,整体看,国家排名在这些年间只有很小的变化。
社会凝聚力可以被看作一个社会的“稳固的标志”。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尤其是丹麦,在这张排行榜上长期领先。这可能也和北欧国家是典型的社会福利国家有关。
不过美国也处在靠前的位置,虽然在美国贫富差距很大。这矛盾吗?
“一个社会的公正,比如社会是否平等,对我们的评价不起任何影响,”福佩尔说,“对社会凝聚力而言,首先重要的是人们的感受。不同的国家、社会面对‘不平等’现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社会的凝聚力对幸福感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社会凝聚力越强,幸福感就越高。所以令人毫不惊奇的是,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丹麦人是最幸福的。相反,德国人实际上的幸福感也只是位于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