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国考”昨开考 不少考生称“我来打酱油”(图)

今年参加“国考”的考生中,不少考生称备考时间不足,对考试结果没把握。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今年参加“国考”的考生中,不少考生称备考时间不足,对考试结果没把握。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南方日报讯 昨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结束。不少考生透露,行测总题量不变,结构模式及难易程度与往年持平。而申论的考点则更关注心理健康。国家公务员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99万人参加“国考”,其中广东考区有9万人。

  行测:题量不变难度持平

  昨日上午11时,行测考试一结束,考生陆陆续续走出考场,脸上喜忧参半。当谈及本次行测的难易程度时,不少人表示:“一般般,和以前差不多”。甚至有考生表示:“题目变得更加简单了”。与此同时,考生们普遍认为:“答题时间不够”。

  据了解,本次行测考试总题量不变,仍为135道,题型也与往年差不多,基本沿袭了过去的题型和结构模式,其中今年的常识题为20道,言语理解题40道,数量关系题15道,判断推理题40道,资料分析题20道。考题紧扣时下热点,还涉及到政治、民生、地理、交通、科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应届考生张同学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国考”,认为本次行测考试虽然总题量不变,仍为135题,但是阅读量加大了,资料分析题篇幅较长。由于此前备考时间不足,所以她说:“2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根本不够,题目做不完,很多都是蒙的”。

  申论:答题时间延长半小时

  昨日14时,申论正式开考。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年“国考”的申论考试时间,比往年延长了半个小时,答题时间由2.5小时延长至3个小时。

  考生普遍认为申论的答题时间较为充足,也有部分考生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而答不完题目。考生肖先生说:“感觉上答题时间是比较充足的,我看别人写完还剩下40分钟。我算比较差了,答完后只剩下10分钟。”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申论最后一道文章论述题,在写作字数的要求上,从往年的800—1000字提升至1000—1200字;在论述话题上更是从关注宏观视野切入到关注人物的“心理健康”。

  “这次申论没有考察大理论、大方向,关注的是心理健康。最后一道文章论述题,估计很多人都会猜错,以为要考中国梦、美丽中国等比较宏大的题材,结果考的是一个很小的题材,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的小话题要展开来写,写得好的话是很难的。我觉得这个话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应届考生张同学说。

  考生:对考试成绩没有把握

  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里面,包含应届生和非应届生,有些非应届生不止一次参加“国考”。当谈及个人对本次考试的看法时,不少考生躲避正面回答,并尴尬回应“我只是来打酱油的”。

  记者发现,很多考生在笔试开考之前真题和模拟题都没做过,备考时间也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多数考生对自己的答题情况不甚满意,对考试结果不是很确定,“要等结果公布了,才知道”。

  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负责人谈“国考”热点

  启动雷同卷甄别鉴定系统

  热点访谈

  问:为保证考试的安全平稳,各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考试前,各地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净化考试环境。考试期间,各地考务部门在考场内配备了经验丰富的监考老师,设置了身份证识别仪、手机信号屏蔽仪、视频监控设备等。考场外有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派往各地的督考员、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选派的巡考员、公安民警、无线电信号管理人员等,共同维护考场内外秩序。阅卷期间,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启动雷同卷甄别鉴定系统,对使用高科技设备作弊的行为进行筛查、认定和处理。

  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阅卷工作情况?

  答: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当晚我们即启动阅卷工作。为保证考试成绩形成过程公平公正,阅卷管理采取先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答题卡扫描再评分的方式。行测全部为客观题,实行机器阅卷,自动生成考试成绩,并且全程监控。申论为主观题,实行人工阅卷,主要通过细化评分管理流程和严密制度设计有效控制误差和防止人为舞弊。主要措施有:评分现场屏蔽考生信息、随机派发考生答卷、试评、双评以上误差控制、阅卷点分题评分等。届时,我们将从全国选派1400多名阅卷员分赴各阅卷点参加申论阅卷工作。阅卷期间,我们将邀请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前往阅卷现场,公开报道阅卷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3-11-25/2581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