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求职的同学应留意企业在校园的宣讲会和网申信息,出国留学的同学需要寄出申请材料了,考公务员的同学可以查询公务员考试成绩了。”昨天,教育部在官方微博和微信上贴出“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月历”,将毕业生求职的注意事项用时间轴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转发率颇高。
“考研”耗时最长
“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月历”中的重要事件包括“考研”、“求职”、“留学”、“公务员”、“村官”、“入伍”、“三支一扶”、“志愿西部”、“特岗教师”,其中耗时最长的就是“考研”,其次是“求职”和“公务员”。
按照月历,考生要从大三的暑假也就是今年8月份开始关注公共课的考试大纲,一直到明年的6月份接到录取通知书为止,前后一共要耗时11个月的时间。其次是“求职”,要从今年8月份一直持续到明年6月份毕业生完成学校就业手续的办理,领取报到证为止,而明年3月则是月历中的“大学生求职高峰期”。
“公务员”也是多数毕业生关注的消息,9月、11月及来年4月均有需要大学生关注的公务员招录信息。在“就业月历”中,今年年底前可以基本结束的是“留学”,今年12月学生寄出申请材料之后开始等待录取通知,一切顺利的话到明年6月份就可以开始办理护照和申领签证。而“三支一扶”、“志愿西部”、“特岗教师”等相对小众化的就业选择则多集中在明年的3月到7月之间,其中“特岗教师”耗时最短,从报名到最终公示只需要3个月的时间。
网友评价“很实用”
就业月历的制作者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下辖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该网站编辑部负责人金秀敏表示,网站去年就制作了就业月历,今年借助教育部官方微博和微信,才为更多人所知。“我们就是从服务毕业生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信息核实后整合起来。”截至昨天傍晚,就业月历微博已经被转发了数百次。“这个很实用!”网友评论说。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月历中多数的时间提醒都符合实际,但今年12月份“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的提醒则不太准确,按照惯例,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成绩多会在考试第二年的1月份公布,不过,月历中的2014年1月也有提醒考生“关注国考笔试成绩和面试通知”。
高校也有自己的就业月历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除官方的就业月历。一些高校也有自己的就业月历,其中清华大学的就业月历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清华的每一届毕业生都会在10月底收到一份清华自己编制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就业中心每天编制一份“就业微信”,每周编制一份“就业周报”,供全校学生下载和阅览。
在人人网上,山东大学的2014届毕业生就业月历也被很多学生转发。这份月历篇幅比教育部的版本内容更为详细,例如月历提醒毕业生:“一些重点企业的招考常在11月、12月举行,他们和公务员招考一样也要进行笔试和面试,包括银行系统、石化系统、进出口系统等,大家要经常登录各类企业的网页关注他们的招考信息。”
大学生就业月历(部分)
1月
考研:研究生招生考试
求职:为节后求职做准备
公务员:关注国考笔试成绩和面试通知
2月
考研:查询初试成绩,进行复试准备
公务员:国家机关和省市录用考试开始,关注相关信息
3月
考研:分数线出炉,关注复试名单
求职:求职高峰期,关注企业招聘信息
公务员:关注各省市公务员招考报名及考试时间
4月
考研:分数线出炉,关注复试名单
求职:关注企业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参与面试
入伍:登录“大学生应征入伍网上报名平台”报名
公务员:地方省市公务员联考省考开始
5月
求职:投发简历参与面试
三支一扶:关注相关省市报名及考试信息
志愿西部:根据公告要求参与笔试、面试
特岗教师:各省市报名、资格初审开始
6月
考研:接收录取通知书
求职:完成学校就业手续办理,领取报到证
留学:办理护照,申请签证
公务员:部分省市省考成绩可查询
7月
留学:进行身体健康免疫检查,办理各公证文件
村官:关注相关省市招考公告安排
三支一扶:关注相关省市报名及考试信息
志愿西部:集中派遣培训
对话
先做好规划 再选择职业
对话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微博)
北青报:为什么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多方尝试已成常态?
熊丙奇: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不会只在一项就业选择上“押宝”,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可以理解,但毕业生最好还是尽量避免。之所以多方尝试,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
北青报:毕业生面对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多种选择时应该怎么办?
熊丙奇:每位毕业生自身的情况各有不同,性格、经历、求职意向都因人而异,有人适合考研继续深造,也有人适合考公务员。毕业生要花心思和时间确定好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之后再选择。
北青报:高校应该在毕业季为学生做些什么?
熊丙奇:首先就是要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招聘会的通知、时间提醒都要有。其次是给学生充分的指导,这个指导就是职业规划方面的、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特点,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本组文/本报记者 董鑫 雷嘉
制图/潘璠